第681章 按部就班

雖然從後續的消息看,朱慈烺在三河的緩兵之計好像是成功了,豪格駐兵三河,白廣恩也還沒有撤回來,還在三河附近盤桓,不過局勢並沒有緩解,依然處在極度的危險中,而京畿的調兵遣將和運河防線的構築,一點馬虎都不能有,否則必然前功盡棄,從這一點上來說,朱慈烺對京師朝廷、對內閣和六部並不是太放心,雖然就整個防禦計劃,他和兵部尚書馮元飚,兩位侍郎吳甡和張鳳翔討論過很多次,並確定了最後的方案,但現在吳甡不在京師,兵部尚書馮元飚和侍郎張鳳翔能不能頂住各方的壓力,堅決執行他們討論過無數次,最為穩妥的那套方案,卻是一個未知數,一旦放棄,朝廷作出一些不應該有的昏招,局勢就會變的更加混亂。

因此,朱慈烺瘋狂趕路,連續不停,一路連續換了十幾匹馬,方才在今晚抵達京師。

而原本在他前面行路的黃道周等人,此時卻是被他甩在了身後,不過黃道周等人的安全是無虞的,在豪格駐兵三河、不再前進的情況下,坐著馬車趕路的黃道周等人應該可以及時回到京師。

去往皇宮的途中,王德化跟在太子身邊,就太子所問,小心翼翼地回答。

聽到崇禎帝和群臣正在乾清宮議事,為了是否召孫傳庭和左良玉的大軍入京勤王爭論不休時,朱慈烺皺起了眉頭——京師戒嚴,調山海關、宣大邊軍和薊州軍到京師城下集結,確保京師的安全,同時再廣召天下兵馬勤王,甚至連四川兵都不放過,是大明歷次對付建虜入塞的標準程序,至於建虜對各地百姓的擄掠,就實在是管不了了,只能自生自滅,由各地官員自己努力。

朱慈烺和現任的兵部尚書馮元飚商議過無數次,他不止一次的強調,絕不可隨建虜起舞,調孫傳庭和左良玉的兵馬勤王,不說耗費錢財,最主要的是,調派孫傳庭和左良玉會影響了朝廷的剿匪大計,給流賊喘息機會,而這,正是黃太吉所希望的。

朱慈烺原本以為,有過己巳之變,援兵變成流賊的教訓之後,朝中重臣應該有所頓悟,但卻沒有想到,他們卻依然不知道吸取過往的教訓,依然奢望兩千裏之外的兵馬能緩解京師的燃眉之急,簡直糊塗。不說現在,就是前世裏的科技時代,有高鐵飛機,要從兩千裏之外調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況是現在呢?

隱隱地,朱慈烺又想到,調孫傳庭和左良玉進京勤王,怕都是膽小文官的主意,文官們擔心京營兵力不足,守不住京師,尤其是在閻應元和楊軒兩個最有戰力的戰力營,離開京師,去守衛運河防線的情況下,他們心中的擔心就更多了。用調派孫傳庭為借口,逼得京營再不能向外調兵,以此保證京師的安全。

在宮門前下步,疾步進宮,又在乾清宮前簡單洗漱,換了一身衣服,朱慈烺進入殿中,拜見崇禎帝。

邁過門檻時,他清楚感覺到,殿中群臣的目光齊刷刷的向他望來,往日朝議的時候,都是早上,今日卻是深夜,殿中燭光之下,殿中群臣的面容多是半黑半白,掩映在燭光和黑暗之中。

“兒臣叩見父皇……”

禦座前的燭光卻是無比明亮,清楚看到,禦座上的崇禎帝臉色沉沉,一如往常的威嚴,但不知道怎麽的,朱慈烺卻能感覺到崇禎帝心中那極度的焦躁和不安。

崇禎帝先是仔細的掃了兒子一眼,確定兒子安然無恙之後,他在心裏暗暗松口氣,嘴角露出欣慰的笑,隨即臉色就又凝重,急問道:“快起來,薊州軍情如何了?”

朱慈烺起身,將薊州軍情連同三河的情報一並稟報。

聽到入塞的建虜兵分兩路,總兵力將近十七萬,虜酋黃太吉親自領兵之後,殿中群臣都是色變,十七萬,可能是有史以來,建虜最大規模的一次入塞了,崇禎二年,己巳之變,建虜第一次入塞之時,總兵力不過六萬,這些年是一次比一次兵多了。

而虜酋黃太吉的親自領兵,則意味著建虜這一次怕是傾巢而出,精銳盡在,大明面對的壓力,將成倍增加。如此一來,運河防線的兵力,怕真的會是不夠啊。

聽到太子已經下令吳三桂等人登船渡海,對建虜後方展開攻擊,積極的朝臣都躍躍驚喜,認為在建虜精銳全部入塞,後方空虛的情況下,吳三桂等人此時渡海攻擊,一定能大有斬獲,但保守的朝臣卻是擔憂,認為遼東地廣人稀,吳三桂等人未必能有大收獲,倒不如調回京師,增強京畿的防務。

最後聽到太子在三河以自己為餌,幾乎是用過一種極度冒險的方式,令豪格誤以為“大明太子”就在三河,因此放慢了進軍的腳步之後,殿中群臣微微騷動,所有人心裏都是同一個想法:太子,太膽大了,如果在三河城下停留的那段時間,建虜大軍忽然殺到,那該如何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