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河間防禦

“殿下,曲陽、新樂兩縣,已經被臣封閉了兩個月了,兩縣百姓困苦,到現在已經死了數百,數萬人染病,前些天,有百姓聚眾沖擊關卡,官軍勸誡不聽,不得不將他們全部射殺……”楊文嶽一臉痛苦。

“我知道很難。”朱慈烺心有戚戚,鼓勵道:“但你必須堅持,不然就前功盡棄了,一旦傳到京師,你楊文嶽就是歷史的罪人,你放心,所需糧草,我會盡量幫你籌集,兩縣百姓,要想盡一切辦法照顧,不使他們餓死,同時加大宣導,令他們明白,並非是朝廷拋棄了他們,實在是瘟疫兇猛,不得不如此啊。”

楊文嶽點頭。

“從現在到十月份,你楊文嶽和保定兵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遏制瘟疫,絕不能讓瘟疫蔓延開來!”朱慈烺道。

而之後,朱慈烺和楊文嶽詳談保定各個府州縣的城墻修建以及今冬應對建虜入塞的策略。

保定兵九月聚集啟程,十月到三河,並於三河駐守——這是兵部制定的計劃,朱慈烺也同意。

雖然去冬之時,保定兵駐守薊州南原,成功阻止了建虜大軍的南下,不過兵部尚書馮元飚,侍郎吳甡都認為,建虜主力今冬再從薊州南原突破的可能性很小,從薊東長城退回的兵馬加上薊州原本的守軍,守衛薊州應該足夠,因此將保定兵移駐三河。三河距離薊州不過八十裏,就算有意外,保定兵也可以迅速馳援。

除了為薊州的後援,保定兵駐紮三河,也有為墻子嶺長城做後援的意思。

三河地處京、津交界地帶,與通州僅一河之隔(潮白河),距離密雲也不過百裏,正是京畿防線的中心,保定兵駐紮於此,可隨時向三個方向充當救火隊員。

兵部的意思,楊文嶽明白,也欣然接受。去冬之戰時,他保定兵受損不多,但戰後受到的獎賞卻不少,朝廷又撥付了歷年的欠餉,兵部和工部的盔甲兵器,京營的火器,也運了不少到保定,保定兵的裝備,陡然好了起來,而在他嚴厲的操練之下,保定兵的戰力,已經到了近三年的一個高峰,正是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當然了,另一個原因乃是因為保定去年年景不好,瘟疫又旱災,今年夏糧也歉收,各部雖然不至於斷糧,但總不會太寬裕,可一旦到了京畿,糧草皆由戶部和兵部供給,他楊文嶽就不必再為糧餉發愁,專心禦敵即可——過去這一點可不敢保證,雖然朝廷明文規定,但到時不給錢糧,官兵餓著肚子去打建虜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但自從太子撫軍,搞了一個京惠糧行,配合戶部和兵部調糧之後,這樣的事情就再也沒有發生過,所以楊文嶽對駐軍三河的糧餉,一點都不擔心。

兩天後,太子車駕到達河間府。

兵部侍郎吳甡正在這裏等候他。

河間府,古是河間國,後為河間郡,北宋時設府,和真定(正定)、中山(定州),共稱為河北三鎮,是當時北宋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三個橋頭堡。從遼國到金國,但想南下,就必須先拿下這三鎮,因為這三鎮太重要了,北宋對這三鎮的防守,始終重視,一直都屯有重兵。

在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天險屏障後,河北三鎮是北宋這一條破碎防線的唯一遮擋,他們像釘子一樣,百年之中,一直死死地釘在契丹人和女真人剛要策馬加速的地方。

天會三年(1125年)十月,女真發兵10余萬,分東西兩路進兵,向大宋撲來。地勢崎嶇的河東、山西一路,由完顏宗翰(粘罕)領軍,經晉中平原南下;而東路的河北、山東(太行山以東)一代,則交給了完顏宗望(金兀術的二哥),經華北平原南下。

面對橫亙在面前的河北三鎮,完顏宗望一上來就開始猛撲,但卻始終攻打不下,眼見時局不妙,再拖下去,遲早得把北宋的援軍等來,於是完顏宗望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繞開三鎮,不管後路,直撲開封汴梁。

完顏宗望的決定是對的,雖然他是孤軍深入,沒有後路,但嚇破膽的北宋朝廷還是提出了議和。

北宋將河北三鎮割讓給金國,以換取暫時的和平,而此時,這三鎮全都還在北宋軍民手裏。河北三鎮都拒不執行朝廷的命令,不肯交城,引得完顏宗望大怒,回程時對中山和河間進行了報復式的猛攻,不過卻依然難以攻下,最後,宗望不得不灰溜溜的敗走。

歷史可為鑒,幾百年後,女真人再來,不同的是,他們當初的目標是開封汴梁,現在卻是山東南直隸了,也因此,河北三鎮的地位,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河南已經是一片狼藉,不屬於大明第一級的戰略利益之下,正定和定州雖然仍需要堅守,但其重要性卻已經比不上充當山東門戶的河間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