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外交風雲

……

在開封和擊退建虜之勝中,因為太子朱慈烺的親自領軍和垂直指揮,京營士氣高漲,精武營和左柳營都發揮出了應有的戰力,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朱慈烺並不能保證自己在以後每一場戰役裏都能親臨指揮,因此,給將官們更多的自主權已經是一件必須的事情。

當初,為了精簡人力,朱慈烺將那些不願意退出京營的中層將官,從遊擊守備,甚至是副將,都一股腦的塞到了善柳營和左右兩柳營中。精武營只設一主將,一副將,下面就是直接帶兵的千總了,現在是時候恢復精武營的中層將官了。

五月。

朱慈烺決定調整精武營的組織結構,恢復精武營舊有的戰兵營,設置戰兵一營、二營、三營和四營。一營主官由遊擊將軍閻應元擔任,下轄兩個主力千總隊,一個炮兵隊(五百人),一個騎兵隊(三百人),雜役馬夫一千人,一共四千八百人。

其中炮兵隊雖然只有五百人,但卻有火炮六十門,以鐵鑄的輕便靈活的四磅野戰炮為主。

二營主官由楊軒擔任,擊退建虜入塞之戰中,楊軒帶隊成功阻擊了滿達海的突圍,更親自擊斃建虜大將,立下了大功,戰後被提為都司。

二營編制如一營們,也是四千八百人。

三營主官由徐文樸擔任。經歷兩戰,徐文樸從千總提為守備。

四營主官是魏闖。

四個戰兵營的編制都是以兩千千總隊為主體,加炮兵營和騎兵營,但不同的是,閻應元和楊軒率領的兩個戰兵營是為絕對的主力,炮兵騎兵和各種器械武器,都優先配置——雖然兵仗局鎮虜廠一直都在加班加點的生產,但火炮遂發鳥銃的生產還是有點跟不上精武營的擴軍速度,另外戰馬也是一個困難,所以現階段只能保證閻應元和楊軒的兩個戰兵營的裝備。

除去這四個戰兵營,剩余的千總隊仍舊歸精武營主將和副將直轄——到現在為止,精武營一共有十六個千總隊,共計兩萬四千人,年底之前,要擴軍到二十四個千總隊,雜役馬夫還需要一萬人。

而朱慈烺最為看重的神機營,從去年到今年,已經擴充了三倍,從最初整頓後的一千余人變成了四千人,各式火炮也從三百門增加到五百門,看起來數量只增加了一半不到,但這是淘汰舊式火炮之後的數量,比起過去的神機營,現在神機營的火氣和機動力更加強大。

比起火炮數量的增加,合格炮手的培養,才是更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在朱慈烺看來,從去年到今年,神機營副將李順和操練官焦勖最大的功績,並不是在開封轟擊流賊,為官軍兵陣的防守,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並準確的轟傷了闖營悍將劉宗敏,令闖營大亂,而是為神機營培養出了一批合格的炮兵。

所謂合格,就是上得了戰場,操的了炮,手不哆嗦,兩百五十步之內,誤差不超過二十步——這是李順的原話,朱慈烺深以為然。

如果以功績計算,現在神機營副將李順其實應該備扶正,拔為神機營主將的,但朱慈烺卻知道,這個任命絕對不會得到崇禎帝的同意,原因很簡單,神機營主將是勛貴的“自留地”,歷來都是勛貴出任,當年戚繼光那麽牛逼,都只能做一個副將,平民出身的李順何德何能,怎麽可以做主將?

所以,朱慈烺從來沒有在禦前提過此事——李順現在雖然是副將,但統領整個神機營,有主將之實,如果冒然提出,令崇禎帝忽然想起,神機營還沒有勛貴主將呢,給他派一個薛鐮或者是李國幀那樣的二代,那就弄巧成拙了。

如果是過去,京營有這樣的肥缺,勛貴們早就搶破頭了,縱使崇禎帝忘記,他們也會連續不斷的上疏,相互推舉,勾心鬥角的提醒崇禎帝,但太子撫軍京營之後,革除弊政,京營早已經不是過去的京營,想要貪墨軍餉,門都沒有。

沒有利,而且還要接受太子嚴厲的監督,李國幀又殷鑒不遠,因此,面對神機營勛貴主將的缺失,勛貴們都是靜悄悄,沒有人跳出來爭搶。

李順想做主將做不上,另一個主將卻選擇了急流勇退,那就是精武營主將吳襄。

四月,吳襄以年老多病為由,再次提出致仕——對吳襄來說,他一生都沒有打過什麽勝仗,雖然是遼東將門出身,但在遼東戰場上卻是敗多勝少,好幾次都差點成了建虜的俘虜,崇禎四年大淩河之敗後,他就負罪歸家,原以為這一輩子都這麽灰頭土臉,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二子吳三桂的身上了,但沒想到老來得福,在閑居了十年之後,竟然被朝廷任命為精武營的主將,更沒想到的是,連續兩場關系國運的大會戰,精武營竟然都取得了最後的勝利,短短一年,勝過他一輩子得到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