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大沽口(第2/3頁)

朱慈烺在馬上一望,心知兩個文官乃是兵部派在大沽口驗收東印度公司戰艦的官員,而緊鄰兩個文官而站,已經須發斑白、但腰杆依然筆挺,只是藏不住滿臉滄桑的老將應該就是新任的天津水師副將陳兆蘭了。

而陳兆蘭身後,是水師各級將領,雖然崇禎四年,登州事變時,天津水師的主力戰艦和水兵,都被孔有德裹挾,去往了遼東(途中,天津水師副將投海自盡),天津水師一夜就成了空殼,不過經過這十幾年,在歷任天津巡撫的努力下,天津水師多多少少恢復了一些兵力和戰船,一眼看過去,將領還是有一些的。

在這其中,朱慈烺看到了施瑯。

施瑯帶著從京營挑選出來的三百精兵,前天到達大沽口的,以為上三桅戰船學習做準備。雖然只有短短兩天,但這三百精兵表現出來的精氣神,卻已經令大沽口的水師將領們大為驚嘆——想不到大明也有這樣的精兵,比起他們麾下孱弱不堪的水兵,這三百精兵簡直可以橫掃,副將陳兆蘭更是驚喜,有這三百人做中堅,加上東印度公司的戰艦,天津水師未來戰力可期。

一眼掃過水師眾將,太子目光最後落到了那幾個高鼻深目的紅毛人的臉上。

在一眾黃皮膚,黑眼睛的大明將士中,這幾個人非常的顯眼。

朱慈烺微微點一下頭,翻身下馬,從兵部文官,副將陳兆蘭,施瑯,一一慰問,最後來到幾個紅毛教官面前,簡單的問了兩句,幾個紅毛人都不通漢語,需要有翻譯才能同他交流。

聽完他們的自我介紹和資歷,和東印度送來的資料基本相符,都是有相當經驗和戰績的老水兵之後,朱慈烺微微點頭。

幾個紅毛教官卻都是驚訝,他們沒有想到,大明皇太子居然這麽年輕,還只是一個少年,但說話行事卻是如此的穩重成熟,問的幾個問題,都切到了水軍的重點,比之大明一般水師兩隊對“三桅戰船”的陌生,大明太子好像知道很多啊。

“湯神父說的沒有錯,明國王子是一個墨提斯啊。”

幾個紅毛教官小聲嘀咕。

墨提斯,古希臘神話裏的智慧之神。

雖然已經是夕陽,時間有點晚了,但朱慈烺執意要到港口看船,於是眾人簇擁著他往港口而去。

大沽口是中國明、清海防要塞。位於天津東南50公裏海河入海口處,西北距北京約170公裏,東瀕渤海,西鄰海河平原,隔河與塘沽相望。“地當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車”,有京津門戶、海陸咽喉之稱。大明永樂二年(1404)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後,在天津築城設衛,於大沽海口築墩設炮,防禦海上的敵人,嘉靖朝世宗皇帝時,倭寇猖獗,朝廷遂在大沽口設立海防營,加強防禦,其後遼東事起,天津作為京師的海上門戶,一直為朝廷所重視。

作為一個穿越者,朱慈烺對大沽口最熟悉的,並不是明朝,而是清末的歷史。1840之後的五十年間,大沽口一共爆發過三次大規模的中西海戰,雖然有關天培之類的名將,並面向大海,修建了十幾處的炮台,從國外重金購炮,清軍士兵也不可謂不英勇,但卻始終無法抵擋洋人的船堅炮利,關健原因就是大清海軍薄弱,沒有強大的海軍在一線,岸上的炮台修的再是堅固,也是無用。

夕陽西下,海風微鹹。

遠遠地就望見大沽口港口碼頭邊停著一艘明顯比周圍船只更高、更大的戰船,離近了就更是看的清楚——長達二十丈,寬三丈,艦首和艦尾都挑的很高很尖,像是前插的尖刺,因為此時是停在港口中,所以沒有升帆,也就看不到那標志的巨大三帆,兩側側舷都有上下兩排、每排十二個炮位,等於一側就有二十四門,整船一共四十八門,船首和艦尾還各有一門更大的主炮,也就是現在大明倚仗為神器的巨型紅夷大炮。

一眼看過,朱慈烺心中非常滿意——三桅戰船和他在歷史資料裏見過的樣子,差不了多少,尤其是艦首艦尾的那兩門紅夷大炮,感覺比湯若望在京師鎮虜廠仿造的巨型紅夷的口徑還要大。

這樣的戰艦,正是大明現在所需要的。

一艘戰艦,四十八門小炮,兩門重型紅夷大炮,一旦開火,必然是驚天動地,說是一個移動的火藥庫,一點都不誇張。

三桅戰船旁邊,還有四艘小一點的歐式戰船,也就是快速巡防船,就朱慈烺的記憶,西英海戰中,英國正是憑借大量快速巡防船,最後壓過西班牙,取得了海戰的勝利,就如航空母艦身邊的驅逐艦,快速巡防船是必不可少的,有它們的存在,能更好的保護主力戰艦,令敵人無法近身。

太子滿意,而跟隨太子到大沽口的參謀司的眾位參謀卻都是驚訝,雖然他們事先就有想象,對三桅戰船的資料和數據,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真站到了三桅戰船的面前,見到三桅戰船的龐大船體,他們還是有點被震撼了,情知以朝廷現有的水師戰船,是萬不能和三桅戰船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