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如何化解

沈陽的談判陷入僵局之時,千裏之外的大明京師,朱慈烺正在接見東印度公司的兩個代表。

自從朝廷和東印度公司談判,從東印度公司的是租借兩艘大型三桅戰艦和八艘小艦,大明預付了一部分的定金,同時準許東印度公司的商船,短時間之內在天津靠岸之後,大明和東印度公司的關系,漸漸親密了起來,今日,隨兩個東印度公司的代表一起到京師的,還有六大船的糧米。

大明和東印度公司談判,除了戰艦,還和東印度公司簽訂了購買糧米的協議,東印度公司從印度,安南(越南),乃至呂宋(菲律賓)采購大米玉米,運至天津,大明用絲綢瓷器和茶葉進行交易,雖然這筆買賣算下來,東印度公司幾乎很難獲利,但因為大明為他們開了口子,準他們在廣東(廣州)直接交易,這麽算起來,東印度還是有一定獲利的,更不用說,和大明這麽一個龐大國家通商,從長遠看,對東印度公司絕對是重大的利好,這也是東印度公司會忍痛將戰艦租借給大明的原因。

算上去年的兩次,這已經是東印度公司第三次大規模的向大明運糧了。

在兩個代表和六艘糧米之後,再有三五天的時間,第一艘三桅戰艦和四艘小艦就會抵達天津。

兩個代表是前導,一來是向大明交付糧米,請大明為接艦做好準備,二來也是向大明朝廷反應一些情況。

聽完兩個代表所說,朱慈烺愉快的心情,漸漸有點沉重起來。

東印度公司運來了糧米,第一艘三桅戰艦也在途中,不日就可到達,這都是喜訊,但隨著喜訊到達的,還有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

一個月前,東印度公司的一艘商船在大明外海遭到海盜襲擊,如果不是船員奮勇抵抗,用鳥銃進行還擊,加上海風驟起,折斷了海盜船的桅杆,說不定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就被血洗了。

事後,東印度公司一口咬定,事件乃是大明福建總兵鄭芝龍所為——雖然海盜最後逃竄了,東印度公司並沒有找到確實的證據,但他們仍然堅定的相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假扮海盜的,就是鄭芝龍的人。

對東印度公司的判斷,朱慈烺是相信的。

自從朝廷和東印度公司談判,給東印度公司開了一個小口子,允他們的商船在天津和廣州靠岸之後,各方都是得益者,唯有鄭芝龍的利益受到了損害。過去,東印度公司沒有辦法和大明直接通商,所有的商業活動,不管是購買瓷器絲綢茶葉,還是向大明傾銷香料,都需要通過鄭芝龍,鄭芝龍空手套白狼,左手轉右手,每年不知道要賺多少銀子,但自從東印度公司和大明朝廷達成協議,有了一部分的通商權之後,商業活動自然就不必再經過鄭芝龍之手了,鄭芝龍平白少了利益,自然不會願意,以他海盜出身的脾氣,派人假扮海盜,洗劫東印度公司的商船,給東印度公司一點顏色看看,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鄭芝龍……雖然有京師覲見,朝廷加官晉爵的安撫,但面對自身利益受損,他還是有點坐不住。

朱慈烺擔心的,不是東印度公司受損,而是鄭芝龍在背地裏使壞,破壞朝廷的政策,繼而挑戰朝廷的權威,如果朝廷不能做出及時有效的反應,長期下去,會助長鄭芝龍的囂張氣焰。

因為開封大勝和擊退建虜入塞,原本漸漸擡頭的軍閥跡象,已經被壓制住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襄陽的左良玉,歷史上,當到了崇禎十六年之時,開封之敗後,左良玉對督撫們的命令,已經完全不當一回事,自主一方了。但今世因為朱慈烺的穿越,形勢改變,從開封大勝到擊退建虜入塞,朝廷重新豎起了威望,特別是擊退建虜入塞,這是楊嗣昌和洪承疇都沒有做到的事情,加上朝廷補發了糧餉,各地官兵對朝廷的命令,再不敢推三阻四。

左良玉安穩了,但鄭芝龍現在卻是一個麻煩,和左良玉不同,鄭芝龍依仗的是水軍,在茫茫大海之上,鄭芝龍才是真正的皇帝,如果他願意,他絕對可以阻斷東印度公司和大明的通商之路,而朝廷拿他莫何,只不過顧忌朝廷,他不敢公開反對,只敢在私下裏做一些小動作。

東印度公司的兩個代表說的明白,如果大明朝廷不能制止約束鄭芝龍,保障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大明海域的安全,那麽,東印度公司就無法保證按期履行他們對大明的承諾,包括運送糧米和租借戰艦。

接見結束之後,朱慈烺靜思了一會,對唐亮道:“讓施瑯來見我。”

施瑯到京師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朱慈烺也已經見過他一次了。

施瑯今年剛二十二歲,長的甚是健壯,雖然五官普通,但長胳膊長腿,是一個練武的好架子,初見到太子時,他非常惶恐,跪在地上久久不動,太子問話,他也是小心翼翼地回答,直到後來,太子問道水師的一些操練,他才漸漸放松了下來,就自己所知,傾囊告訴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