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長城策略(第3/3頁)

此次應對建虜入塞,太子放棄了薊州以東所有的長城隘口,連遵化三營屯兩個要地都放棄,疏散百姓,收縮兵力,堅壁清野,聚大軍於薊州,成功的截斷了建虜的入塞之路,這和過去大明守軍嚴守長城各處隘口,但卻屢屢被建虜破關入塞,遵化和三營屯也難保的策略完全不同。這一來,一些原本就對嚴守長城,耗費錢糧無數,但卻徒勞無功,而有所懷疑的官員紛紛找到了論點,於是他們提出,要以此戰之勝為基礎,加強薊州到玉田的防線,至於薊州以東的長城,朝廷不應該再倚仗為重點。

這其中,兵部張鳳翔,內閣陳演,戶部傅永淳,都傾向於弱化薊州以東長城的防守,將省出的錢糧和兵力加固薊州防線。

連崇禎帝都有點這意思。

要知道長城守禦每年耗費錢糧無數,既然守不住,太子出其不意的放棄,反倒是為大明帶來了勝利,既如此,薊州東面的長城還有繼續修繕和增兵的必要嗎?

又或者說,建虜吃了這個悶虧,以後怕也不會大舉從薊州以東的長城隘口入關了,因為破了也沒有用,前面還有薊州防線呢。

但兵部尚書馮元飆反對,他認為,薊州東面的長城不可棄,不止是因為那是連接山海關的通道,更因為方圓百裏之內,尚有數十萬的百姓,有長城,才有薊州之東的安寧,因此長城沿線的防務經費不但不能減,反而應該持續加強。

“大司馬說的本也沒錯,但錢從哪來,糧從哪來?薊州東面的長城每年耗費國家錢糧五到六十萬,但卻無甚用處,何不縮減一半,將其另一半用到薊州玉田防線呢?”戶部傅永淳道。

這個問題,朱慈烺深思熟慮過。

雖然他是放棄長城,堅壁清野的提出者和踐行者,但他並不認為長城一無是處,更不認為長城應該放棄,原因很簡單,這一次是特例,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敵人來的太多,長城無法守禦,但如果是小股敵人,長城足可以保護境內百姓不受境外遊牧民族侵擾,也就是說,長城的功效,並沒有失去,嚴守長城,令小股敵人不能越境,依然應該是現階段大明邊軍遵守的準則。

因此他贊同兵部尚書馮元飆的意見。

不過崇禎帝並沒有立刻做出決斷。

今日吳牲歸來,等於知兵的重臣全部回到朝中,崇禎帝順勢討論這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