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處置秦王(第2/3頁)

太子所說,正是他心中最深沉的憂慮。

“秦王叔每年從朝廷支取祿米九千石,名下有近萬傾的莊田,但卻依然貪得無厭,想方設法的壓榨秦地百姓,從流賊興起以來,陜西年年大旱,十室九空,陜西百姓光是負擔官軍的需求已經是捉肘見襟,秦王身為宗室,不但不知道撫恤百姓,開倉賑濟,為朝廷分憂解難,反而變本加厲,利用年年大旱,百姓困苦之際,大肆收購百姓手中的良田,又侵占官田,單算十年間,就增加了糧田幾十萬畝,百姓們怨聲載道。”

“陜西今冬無雪,明年必是大旱。到時,陜西百姓對秦王和官府的怨氣怕是難以再壓制,流民四起,剛剛平定的李自成,絕對會趁勢再起。”

“因此,兒臣以為,朝廷不能姑息,必須予以嚴懲秦王,以安陜西之民心,同時震懾其他不法的藩王!據兒臣所知,侵占軍田,巧取豪奪明田,絕非秦王一人,他們都正看著呢,但是朝廷嚴厲處置秦王,他們必然有所收斂,不然百姓們不滿的又何止是一個秦王?”

說罷,朱慈烺拱手深鞠。

崇禎帝臉色漲紅。

這番大膽的話語,也就太子敢這麽直接、毫無掩飾和他說。

大明宗室問題是一個禁臠,即便是當時的海瑞海剛峰,對宗室問題也沒有過多發表意見,原因很簡單,大明宗室待遇是祖制,是明太祖洪武清清楚楚地寫下詔書,朝廷用律法規定下來的,而且間不疏親,靖難之役時,那些勸說靖文帝削藩的朝臣都被夷了三族,而後在遇上宗室時,從朝臣到言官都非常小心,縱使有所不滿,也會在嚴詞間有所控制。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張居正,張居正什麽都改了,唯獨對弊端多多的宗室之策,動也沒有動。

明中期都如此,到了崇禎帝就沒有人敢輕易向宗室發難了。

因此,調查組只是陳述秦王府的罪名,但對如何處置,卻一點都不敢置喙。

按理說,宗人府是宗室的管理機構,應該有一定的發言權,但正德之後,宗人府被架空,大部分的權力和事務都分到了禮部,現在的宗人府只是一個空架子,幾個掛名的管事都是勛貴(駙馬都尉鞏永固曾經是其中一個),比之秦王的藩王地位差的太遠,此次跟著刑部都察院到陜西,不過就是做一個樣子,屁都不敢放。

暖閣靜寂。

當太子說完之後,崇禎帝久久不說話,良久,聲音沉重地說道:“你的意思,是要朕奪了秦王的爵位?”

朱慈烺道:“不止是奪位,兒臣以為,應該奪國!”

崇禎帝臉色大變。

《皇明祖訓》是所有大明皇帝的聖典,而皇明祖訓裏清楚的寫明了必須善待宗室,除非是謀逆,否則都要從輕處置,這也是各地藩王肆無忌憚,敢於侵占軍田和民田的原因,反正最大不過就是一頓訓斥,只要他們不謀反,就永遠不用擔心會受到嚴厲的責罰。

從大明開國到現在,只有謀反的幾個藩王被奪國,其他犯錯的藩王雖然本人被褫奪爵位,但並不除國,爵位大部分都由其弟弟繼承了。

崇禎帝隨即皺眉搖頭:“你還是少年心性。秦王畢竟是太祖血脈,雖然有田見秀和田莊管事的供詞,但呂方已死,並無法直接指證到秦王,如果朕只憑這兩人的供詞就處置秦王,並且除國,天下人能服嗎?各地宗藩必然惶惶……”

“父皇,雖然呂方已死,但天下人會相信,呂方區區一個管事太監,在沒有通報秦王,秦王沒有默許的情況下,他敢命令田莊管事大搖大擺的押著兩百石的糧食送給流賊?朝廷如果不處置,必然會被天下人認為是在包庇。再者,就算不論資糧之罪,秦王身為太祖之子孫,卻無視太祖遺訓,不知體恤百姓,為國分憂,反倒是學起了暴元殘害民眾的這一套,兒臣以為,秦王已經忤逆不孝,太祖在天之靈,怕也勃然大怒,不會認他這個子孫。”朱慈烺道。

“胡說什麽!”崇禎帝猛的沉下臉,叱道。

朱慈烺躬身拱手,作請罪狀。

崇禎帝站起來,負手踱了幾步,臉色焦躁。

“父皇,朝廷嚴明法度,對有罪之人進行懲罰,不僅僅是為了處罰罪人之罪行,更是為了警誡其他人不要試圖挑戰國家之法度,庶民如此,藩王更應該如此。更何況,孫傳庭現在正在陜西練兵,為了籌集糧餉,清理軍田之事惹怒了陜西上上下下的豪紳,而這其中,秦王就是他們的倚仗,如果朝廷論罪秦王,那些豪紳必然偃旗息鼓,孫傳庭能更早更快的練出秦兵,到時剿滅李自成,陜西安寧,中原匪患平息,朝廷就可以全力應對遼東的建虜,兒臣以為,這正是朝廷現在應該做的呀。”朱慈烺再次小心翼翼地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