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處置逮賦

刑部尚書張忻應聲而出,站到殿中,攤開早就準備好的一張長紙卷,將禦史言官和各地官府回報匯總,簡略的念了一遍。

花天酒地、在青樓一擲千金的逮賦者不但有,而且有三四位。家徒四壁,付不出逮賦的也有,所以馬嘉植和戴明說都沒有說假話。

禦座上,崇禎帝臉色陰沉,對那些積欠朝廷稅賦,卻依然花天酒地的逮賦者,他心中的憤怒超過殿中的任何一個人。天知道他在宮中過的怎樣生活?袖口補了又補,禦膳也是難減就減,只為省下一點可憐的銀子,但江南逮賦者卻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比他這個皇帝還奢侈。江南的稅官都是幹什麽吃的?各個官員都瞎了,聾了嗎?

雖然張忻匯報的這些情況,他早就知道,但今日聽到,心中還是忍不住湧起怒氣。

張忻繼續匯報。

對一些確實無銀,且欠賦時間五年以上的困難戶,由在地官員和禦史們共同核準,進行了減免,到現在為止,刑部尚沒有發現其間有以權謀私,徇私包庇的情況,各地也沒有接到相應的訴狀。

而對於有財不付,逮賦折合糧價超過一百兩銀子的頑固分子,各地官府和禦史的處置不一,像馬嘉植就是直接查封財產,限期交納,不懼任何壓力和說服,寧波知府徐懋曙全力配合,正是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寧波府才一舉收回了八成的逮賦。

寧波知府徐懋曙,或是一個可用的人才……朱慈烺記住了這個名字。

禦座上,崇禎帝也在微微點頭。

和馬嘉植不同,大部分言官禦史都顧忌逮賦者的後台,一味軟處理,並不敢采取強硬手段,加上在地官府不是太配合,所以效果十分不好,逮賦者只是願意繳納少部分的逮賦,再多了就開始哭窮。

直到了十月份,為了仕途也為了尊嚴,一些禦史言官不得不采取激烈手段,也開始查封財產,這其中就有兵科都給事中張縉彥,只不過南直隸的水深超過他的想象,他逮賦沒有追到多少,卻把自己送進了醫館。

除了張縉彥,還有其他禦史遭到了攻擊,張忻一一說明,並要求各地嚴查嚴懲。

而江南士紳沒有束手待斃,他們對禦史言官查封財產之事,非常不滿,認為禦史們查封財產是“妄刑”的彈劾奏疏雪片般的飛入京師。

張忻今日要說的就是此事。他認為,禦史言官銜“聖命”出京追賦,查封財產,於法有據,不是妄刑。

張忻說完就退了回去。

朝堂靜下來。

雖然崇禎帝一句話沒有說,臉色也平靜,但眾臣卻能感覺到他的沖天怒氣。不過崇禎帝終究是忍住了,環視群臣,淡淡道:“馬嘉植不徇個人私情,不懼流言,忠體為國,收回八成逮賦,朕心甚慰,著賞銀五十兩,擢為都給事中。”

“謝陛下。”

馬嘉植沒有驚喜,反倒是有些惶恐,跪下來,對著崇禎帝深深叩拜。

等馬嘉植退下,周延儒輕輕咳嗽了一聲,再次出列,向禦座上的崇禎帝拱手行禮:“陛下,臣以為,馬嘉植該獎,那些怠忽職守,只收到兩三成的禦史給事中也應該予以重罰。”

崇禎帝不說話。

言官們相互一望,目光裏都是不滿。

周延儒只當沒看見,轉頭看向吏部尚書:“吏部什麽意見,說說吧。”

吏部尚書,白發蒼蒼的鄭三俊站了出來,捧著笏板向崇禎帝稟報懲處的方案。出京的禦史言官,追逮不到五成者,罰俸三月,不到三月者,罰俸半年。追到五成以上者,賞銀二十兩,七成以上者,賞銀四十兩。

聽到懲罰並不重,言官都又默默了——所有人都知道,鄭三俊雖然不是周延儒的黨羽,但卻是周延儒的同盟,鄭三俊這麽說,應該事先經過了周延儒的同意,既然周延儒並沒有打算重罰,他們也就沒有什麽好怨恨的。

朱慈烺聽的眉頭一皺,這明明就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嘛,出京一年,毫無成績,只罰這麽一點俸祿,怕是不夠他們收受賄賂的零頭。

目光看向禦座上的崇禎帝,發現父皇面無表情,好像根本沒有察覺到周延儒的縱放之意。

“都察院怎麽看?”周延儒又看向左都禦史李邦華。

就官員的懲罰,吏部獨自做不了主的,還需要都察院的參與。

左都禦史李邦華出列。

相比於吏部,都察院的處罰就嚴厲多了,不但要追查禦史言官們是否和地方勾結,縱放逮賦者,而且明定追逮不夠三成者,應該在京察時定為丙等——聽到此,那些不合格的禦史言官都是臉色大變。大明考核官員,外官三年一考,謂之“大計”,京官每六年一次,謂之“京察”,一旦被定為第三級的丙等不合格,就要被革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