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秘密行(第2/3頁)

吳三桂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右邊隱藏在夜色中,看不到的層疊山巒和山巒上的綿連長城,毅然否決道:“不行,這裏距離馬蘭峪不到一百裏,極易被建虜發現,令全軍加速前進,行五十裏再休息。”

“是~”郭雲龍得令而去。

夜色中,騎兵大隊一直向東而去……

馬蘭峪。

第二日中午,擔任前鋒的兩黃旗兵馬趕到了馬蘭峪,然後迅速占據關隘,在關前左右紮下營寨,並向薊州派出大量偵騎。黃昏時分,多鐸率領的建虜主力出現在馬蘭峪關前。

馬蘭峪是明軍主動放棄的,沒有經過戰事,從城墻關門到關中的軍舍房屋,都保存完整,也因此,多鐸就將自己的大帳,安在了關內,當天色大黑,篝火熊熊之時,多鐸在大賬內召集眾將,商議下一步。

從馬蘭峪和點魚關出關的道路都很崎嶇狹窄,十萬大軍,最少需要兩到三天才能全部出關完畢,而東面的大安口和羅文峪,道路更加難走,因此建虜大軍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從這兩個地方出關。

出關已經定下,沒什麽好議的,出關之後的戰略才是多鐸召集眾將商議的重點。

到現在,阿巴泰的偏師全軍覆沒的消息,已經在全軍漸漸傳開,建虜八旗聽了都是憤怒無比,各級將領連連請命,要為滿達海報仇,蒙古旗和漢軍旗就沒有那麽“雀躍”了,尤其是漢軍旗,軍心士氣都比較低落——連續圍攻玉田,戰死戰傷一萬多人,碰了一個鼻青臉腫,卻沒有拿下玉田,信心受到很大打擊,現在又要出關,在不明白建虜主子用意的同時,心中都不免有些忐忑:難道是要撤了?撤了就是敗了,這次入關可是毛都沒有搶到啊。

漢軍旗士氣不高,但各個旗主在多鐸面前,卻不敢表現出一絲一毫的懈怠。他們都正襟危坐,滿臉戰意,等著多鐸分派命令。

多鐸坐在帥案後的虎皮大椅中,面無表情的環視眾人,明亮的火燭下,清楚看到他臉色發白,但眼珠子卻發紅——從前日到今日,多鐸一共只睡了兩個時辰,偏師阿巴泰的全軍覆沒,玉田久攻不下,令他憤怒狂躁,根本難以入睡,他雖然沒有中明國太子的激將之計,但明國太子信中的那些話,卻是深深刺激到了他,尤其是明國太子提到了他的母親,烏拉那拉氏·阿巴亥,被黃太吉暗活施詭計,活活逼死,被迫殉葬的往事,更是令他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痛。

也因此,昨天到今日,他幾乎很少說話,身邊的各個奴才更是大氣都不敢出,只恐一個不慎,就觸了主子的黴頭。

軍議開始。

兩個奴才張著明國地圖,就站在多鐸左側,以作為眾將提出建議時的參考。

英俄爾岱首先發言。

雖然阿巴泰的偏師已經全軍覆沒,但英俄爾岱並沒有退卻的意思,照他的意思,破關入塞不受影響,十萬大軍繞過薊州,從墻子嶺或者古北口一代入塞,明人倚仗的不過就是城墻和工事,只要破了城墻入了關,一切就都任由大清鐵騎馳騁了。

滿將基本都是這樣的心理,尼堪更是大喊贊同。

至於如何破關,英俄爾岱還是采取老辦法,那就是沿著長城往西走,多派偵騎,但發現明軍防守薄弱之處,立刻一擁而上,拆墻破關,雖然現在明軍一定是重兵防守薊州以西的所有長城關口,但就過去的經驗來看,長城太長了,明軍根本做不到處處重兵,只能是重點防守,所以只要有耐心,就一定能找到明軍防守的弱點,一旦大清勇士登關破城,突破了一點,進入明國內陸,明國的長城就沒用有了。

眾將聽得連連點頭。

多鐸面無表情,他看到漢軍鑲藍旗的副都統張存仁低頭不語,心知張存仁對英俄爾岱的計劃有所保留的。張存仁是黃太吉的親信,也是黃太吉非常倚仗的一個智囊,多鐸表面不屑,但心中對張存仁卻也是看重的,尤其是現在,當阿巴泰的偏師全軍覆沒,入塞面臨困境,進退兩難之時,他就更想聽聽張存仁的真實建議了,於是他冷冷道:“張存仁,你怎麽不說話?是不是對英俄爾岱的計劃有意見?”

張存仁吃了一驚,急忙站起抱拳:“回豫郡王,固山額真的計劃很好,末將完全贊同,不過末將想的是軍糧,但今日為止,軍中軍糧已經不多了,一旦明軍在長城沿線防守嚴密,我軍沒有可乘之機,豈不是被逼要強攻?”

帳內靜寂。

軍糧,正是現在從多鐸以下,所有將領都隱隱頭疼的一個問題,十萬大軍,每日人吃馬嚼,需要眾多,偏偏歷來入塞,講究的就是搶掠明人,以戰養戰,所以軍糧都不會攜帶太多,現在被薊州防線阻隔,又在玉田城下浪費了三天,軍糧真的快要見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