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調兵遣將(1)(第2/3頁)

多鐸一一“記下”,隨即禮炮轟鳴,多鐸翻身上馬,向黃太吉和送行的其他親貴抱拳行禮,這中間,最重要的當然是他的兩個親兄弟,多爾袞和阿濟格了。多爾袞臉色凝重,阿濟格卻是一臉羨慕,另一邊的肅親王豪格面無表情,不經意中,嘴角甚至會露出一絲冷笑。

多鐸躊躇滿志,信心十足,雖然昨晚和哥哥多爾袞見面時,多爾袞叮囑他,一定要小心謹慎,切不可小看大明皇太子,他表面上聽了,心中卻沒有太在意。一個黃口小兒,能有多大本事?看我殺他一個天翻地覆吧。

“走!”

多鐸一揮手臂,豪情萬丈。

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漫天遍野,如黑雲壓城一般,向明國殺去……

離開山海關之後,朱慈烺策馬揚鞭,一刻不停。

山海關之行,他終於是見到了關寧鐵騎,而從關寧鐵騎的雄健中,他也比較直觀的了解到了建虜八旗的強悍,短時間內,大明尚沒有和建虜鐵騎硬對硬的能力,只能用壕溝和火器招呼,另外,山海關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遼東與關內之間的“咽喉”。有山海關在,建虜就無法隨心所欲的逾越,也因此,朱慈烺才會嚴令範志完和黎玉田死守,不管關內如何,都不許出兵救援,他可不想重蹈前世裏,界嶺口失守,薊州總兵白騰蛟帶兵救援,結果在野戰中被建虜軍消滅的覆轍。

來時,朱慈烺走的是北線,返程則是南線。

薊州到山海山有兩條路。

所謂北線,是指從遵化、三屯營、遷安,到山海關。

南線則是玉田、豐潤、灤州、永平、撫寧到山海關。

北線靠近邊界峪口,可就近巡視長城,因此來時朱慈烺要走北線,而南線是人口密集區,主要的任務是撤退百姓,堅壁清野,為了檢查各地官員的執行情況,了解軍情和民情,朱慈烺返程走的是南線。

一路,朱慈烺看到各城各地都在準備,從縣城到鄉間,銅鑼響個不停,縣城的衙役和官兵正在督促百姓們速速離開,聽從官府的指令,往永平或者山海關撤退。撫寧距離山海關一百裏,所以撫寧地區的百姓都撤往山海關。

令百姓們拋棄家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有建虜的恐怖之名,依然有很多的百姓不願意離去,官府軟硬兼施,用盡各種辦法,甚至是用捆綁帶枷鎖的方式,才能將他們帶離家園。

朱慈烺臉色凝重。

為了堅壁清野,為了令建虜入塞之後,在薊州之東一無所獲,眼前的這些動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百姓被折騰被勞碌,總比被建虜人割去首級好,所以撤離百姓的動作,必須堅決執行,一絲一毫都不能懈怠。

薊州以東的城池,除永平之外,小一點的縣城,如灤州,遷安等地,要全部放棄,百姓和守軍撤入永平城內,原本十萬人的府城,一下就擴張了一倍多的人口,難民的安置和城池的防守變得更加重要。

十月十七日下午,朱慈烺進入永平府,巡查難民安置和城防的準備情況。永平巡撫馬成名和總兵趙登科沒什麽大才能,勝在聽從命令。照朱慈烺的命令,整個永平府已經完全動了起來,城內的空地修建臨時住所,征用寺廟和空屋,力爭讓所有百姓都有地方住,不會在即將到來的冬季裏凍死。城外的壕溝已經開始挖掘,城頭上,各種防禦武器,從大炮到滾木雷石,正在日夜不停的準備。各個縣城退到永平的官兵,也在整訓中。

但最最重要,也是朱慈烺現在最頭疼的糧草問題,依然還是束縛官府動能的最大阻礙。

雖然朱慈烺在張家口查抄了不少的糧食布匹,但和一次撤離百姓的消耗相比,卻是杯水車薪,而買糧運糧需要一定的時間,雪上加霜的是,臨出京時,山西大地震,有一部分原本要運往京師的糧食,臨時改去了山西,更不用說河南的百萬災民。整個大明北方,到處都是糧米缺口,短時間之內,即使國庫裏面有千萬兩的銀子,一時也無法籌集到更多的糧食。

所以對馬成名的訴苦,糧食不夠,請殿下令戶部盡速調撥的請求,朱慈烺只能勉勵安慰,令他多從永平當地想辦法。

永平總兵趙登科在歷史上毫無名氣,唯一的記載就是他在崇禎十五年的入塞中,戰死疆場,而跟在太子身邊的吳三桂和馬科都是沙場宿將,又有參謀司的三位高參,因此在永平停留的半天時間裏,朱慈烺著重巡視永平的城防,令這些經驗豐富的武將和文官,對永平城防提出一些不足和改進意見。

第二日清晨,朱慈烺離開永平,直奔玉田縣。

連日的奔波,人困馬乏,但卻沒有人敢說辛苦,你不見,連太子都躍馬馳騁,誰還敢提出心中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