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高起潛(第3/3頁)

聽到此,朱慈烺忽然又明白了一個吳三桂年紀輕輕,就能成為寧遠總兵的原因了——以吳三桂的見識,應該已經認識到了困守寧遠孤城的一些弊端,歷史上,崇禎十六年時,吳三桂上疏請求內遷,認為寧遠已經不可守,那應該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早有認識。

但吳三桂此時卻在“裝憨”。

原因很簡單,兩個上司的發言在前,如果他吳三桂提出不同的意見,豈不是打範志完和黎玉田的臉?所以他只能推脫。

腹藏機心,一心一意的練兵、帶兵,不給上級找麻煩,這樣的下屬,誰不喜歡?

吳三桂不想說,朱慈烺也不強求,微微點頭,算是結束了這個話題。而經過這番討論,他對遼東文武百官的心思和才行,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

接著進入第二個話題,也是今晚軍議的主題,

和第一個話題不同,第二個話題朱慈烺完全主導。

堅壁清野,嚴守關隘,調吳三桂和馬科兩位總兵,統帥兩地精銳騎兵入關,以抵禦建虜即將到來的入塞。

寧遠的吳三桂抽兩千名騎兵,山海關的馬科出一千五百騎兵,一共抽調三千五百人。

範志完和黎玉田聽了微微變色。

照過往的例子,只要建虜入塞,關寧鐵騎都會入關救援的。朱慈烺這一次等於是提前動用,但範志完和黎玉田卻是眼有憂慮,吳三桂和馬科分別是寧遠和山海關的主將,一旦調他們入關,兩地軍心,很有可能會出現動搖,如果建虜趁機來攻,豈不是大事不妙?

不止他們,朝廷也會有此種憂慮,也因為如此,朱慈烺才只計劃動用騎兵,步兵一個不動,寧遠現在步兵連正兵帶輔兵,一共有兩萬人左右,山海關有一萬多人,吳三桂和馬科雖然不在,但副將參將都在,又有範志完和黎玉田的坐鎮,兩地應該足以自保。

只要能堅守寧遠和山海關,令建虜無機可乘,範志完和黎玉田就算是立功,關內抵禦建虜之事,不需要他們過多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