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初見吳三桂(第2/3頁)

布置完命令,見永平巡撫馬成名和薊鎮總兵官李居正都面有難色,心知他們有所顧忌,擔心被朝廷怪罪,於是臉色一沉,冷冷說道:“本宮銜有聖命,撤離長城,堅壁清野乃是本宮的決定,但有責難,不論是陛下還是內閣,一切都由本宮承擔,爾等不必憂心,照做就可以了。”

馬成名和李居正相互一望,都是拱手:“臣領命!”

太子是國本,領密旨聖命而來,又有開封大捷的聲望,他們不敢不聽,何況太子已經做出了保證,那他們還有什麽好猶豫的呢?聽了太子的命令,被言官彈劾,以後可能會丟官,但如果不聽太子的命令,現在可能就會被罷職了。

“此外,撤離百姓時,要遵從先近後遠,先易後難的宗旨,動靜越小越好。”朱慈烺先叮囑馬成名,又轉對薊州總兵官李居正說道:“李總鎮,沿線長城峪口的撤離,就交給你了,在這之前,你要封鎖長城,不允許任何人出關,我大明堅壁清野的動作,絕不能提前為建虜所得知,等到十一月初一,就可以分批撤退,十一月初三,全部撤退完畢。此項任務艱巨,非李總鎮一人所能完成,因此本宮會派參將董朝甫,領八十名夜不收配合你。”

“是。臣領令。”李居正急忙抱拳躬身。

“堅壁清野能否堅決執行,關系到此次抵禦建虜入塞的成敗,”朱慈烺環視在場眾人,用一種不容置疑的聲音說道:“因此絕不允許任何人,用任何理由,阻擾拖延堅壁清野的進行,但有違抗者,一律以通虜論處!”

“是!”

“本宮所制定的撤離時間,乃是計劃能否成功的根本,不許早,也不能晚,這一點,諸位必須銘記在心,但有疏忽懈怠者,本宮必嚴懲不貸!”

“是!”

……

軍議結束之後,得了命令的老將董朝甫前去拜見李居正。

董朝甫今年已經六十了,須發斑白,滿臉滄桑,李居正今年剛五十,還算壯年,且是二品的總兵官,不過就資歷來說,他卻比董朝甫差的遠。崇禎二年的時候,董朝甫就已經是薊州參將了,那時李居正還是一個都司呢。如果不是因為獲罪和逃亡,董朝甫現在的官階絕對比李居正大,何況董朝甫還是太子的人,因此李居絲毫不敢端總兵官的架子。

兩人相見,行禮之後,董朝甫請李居正分派任務,李居正不敢冒然提出,而是小心翼翼地征詢董朝甫的意思,董朝甫也不推讓,將自己的謀劃自己說了,八十個夜不收,分成十組,在各個峪口之外遊弋,但使有人偷關而出,有向建虜傳遞情報的可能,一律格殺勿論。

與此同時,夜不收還要承擔起偵查建虜動向的工作,但使建虜出現,要提前預警——其實薊鎮現在並非沒有夜不收,只不過戰力和能力和松錦之戰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如果遇上建虜的偵騎,大概率的會全軍覆沒,因此明軍夜不收的活動範圍大大被壓制,最遠不敢超過長城五十裏之外。

而對一場戰爭來說,五十裏的預警距離實在是太短太短了。

李居正知道董朝甫是有名的夜不收,但對董朝甫的能力,卻是有所懷疑的,畢竟都六十歲的人了,花甲之年,還能躍馬挽弓,偵察敵情嗎?

董朝甫看出了李居正眼中的懷疑,但卻不點破,這麽多年的忍辱含悲,他見過的白眼和冷漠太多了,不在乎再多一個。

“老將軍說的好,就照老將軍說的做。”李居正說。

“謝總鎮!那卑職這就去準備。”

董朝甫站起抱拳,轉身就要走。

“老將軍且慢!”李居正站起身挽留,原來他覺得董朝甫兵力太少,一共八十個人怕是難以發揮作用,於是他想將薊鎮的各個峪口,一共大約一百名的夜不收全部收攏起來,交給董朝甫指揮。

董朝甫聽了卻是搖頭:“總鎮的心意,卑職領了,但兵在精不在多,薊州的夜不收可往薊州一代去偵查,界嶺口一代,交給卑職就好。卑職部下雖然少,卻足以應對此次之變!”說完,一抱拳,頭也不回的離開。

李居正站在原地微微苦笑:這老頭,性子真是倔的很啊。

……

十月十三日的下午,朱慈烺抵達山海關前面的一片石。歷史上,甲申之變後,李自成的大順軍和吳三桂的關寧軍在這裏血戰,從而改變了其後三百年的歷史,站在一片山前面的高崗上,朱慈烺臉色凝重,他仿佛看到了金戈鐵馬,箭矢來去……

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血戰,這一世不會出現了,他一定能逆轉歷史。

十月十四日,朱慈烺抵達山海關。

城內所有文官武將早已經等候多時,當太子出現時,急忙上前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