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沈陽佟家(第2/3頁)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沈陽城中人口已經將近有六十余萬人,其中二十余萬滿人,剩下四十萬全是漢人包衣,此外還有少量蒙古人、朝鮮人,其氣度和繁華雖然比不上大明的北京,但卻也實實在在是關外第一大城。

就在建虜議政會議結束的同時,在沈陽城西南的井字街口,熙熙攘攘地人群中,一個戴著皮帽的蒙古商人正走過街前的一座牌坊。這牌坊乃是萬歷年間所建,規模宏大,表彰的乃是一位原籍沈陽的大明官員,在沈陽滿城都是辮子,漢人衣冠完全不見,只有滿耳的漢語漢音之時,這座標準的明式大牌坊,特別是上面的萬歷年號,顯得有點突兀,令這一位蒙古商人不禁稍稍駐步,擡頭多看了兩眼。

陽光照著他的臉。

四方臉,面膛黝黑,眉毛濃重,大胡子,嘴唇卻極薄,而且微微上挑,顯得倔強又憂郁。

關外的陽光不比北京,又冷又幹,他的皮膚明顯幹裂,而割裂的耳朵已經長好了,但卻留下了深深的刀印。

原來是高文采。

三月從京師出發,跟隨山西商隊,歷經千辛萬苦,他終於是到了沈陽。現在,他暫時有一個非常安全的身份,那就是跟隨蒙古固始汗到沈陽的商隊翻譯,所謂翻譯,就是蒙古話和建虜話的通譯,建虜和蒙古人雖然關系很好,但語言還是有很大差別的,蒙古人到沈陽經商,需要找翻譯,高文采精通蒙古語和建虜語,長的又像蒙古人,在廣寧時,他趁機混入蒙古商隊,取得了蒙古頭頭的信任。

到現在,他跟隨蒙古商隊到沈陽,已經快二十天了,但他想要做的事,卻絲毫沒有進展。

最初,他執意到遼東,除了想為大明在遼東發展諜工,獲取情報之外,另一個任務就是想要找尋自己的好友,十年前在遼東投降建虜的千總楊一新。

但二十天的打聽下來,竟然沒有人聽說過這個名字。

也許楊一新的駐地並不在沈陽,或者改了名字。

投降建虜是羞辱的事情,有很多漢人會悄悄改名,如果楊一新改了名字,一點都不奇怪。

而另外一件高文采心中的大事,也是毫無進展。

天啟元年,沈陽被建虜圍攻,總兵賀世賢輕敵,出城迎敵,結果中了建虜的詐敗之計,敗回西門時,建虜埋伏在城中的奸細卻已經開城向建虜投降,賀世賢突圍不成,中矢墜馬而死,總兵官尤世功亦戰死。兩員主將先後戰死之後,沈陽即為建虜所奪,其時在沈陽有秘密錦衣衛的存在,專職負責打探遼東的軍事情報。沈陽陷落後,他們大部分人來不及逃跑,都死在了城中。其中,擔任沈陽錦衣衛都指揮使的魏國征剛剛到任沈陽還不過十天。

原本以為,魏國征已死,但天啟五年,魏國征卻有消息傳回錦州,說本人尚在沈陽,但之後,忽然又沒有了消息。再然後就是崇禎年,錦衣衛受到削弱,往遼東探測情報,不再是錦衣衛的職責,因此也就再沒有人記起魏國征了。

高文采原本也是不知道的,但受太子之命,離京往遼東而來之前,他特命查看了錦衣衛關於遼東的密档,從而知道了魏國征這個名字。想著魏國征如果還在沈陽,說不得能有些益處。

不過二十天的尋找下來,絲毫沒有魏國征的蹤跡。

錦衣衛當年在沈陽的一些暗點,也早已經是物是人非,根本無跡可尋。

高文采心中滿是憂慮,倒不是因為兩件事都沒有著落,而是因為再過五天,他就必須離開沈陽了。

沈陽不同於北京,建虜對人口的查緝極其嚴格,城裏的漢人包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建虜主子,蒙古人朝鮮人也有清楚的來歷,高文采現在有蒙古商隊的掩護,還可以在沈陽停留,但五天之後,當蒙古商隊離開後,他將會無所遁形。

而跟著蒙古商隊離開沈陽,是他不願意做的。

所以現在最急迫的並不是尋找楊一新和魏國征,而是如何留在沈陽?

只有留在沈陽,才有下一步的可能。

穿過人群,高文采繼續向前。

井字街的右側,是一條暗街,所謂暗街,就是小巷,一般人都不會往裏面走。高文采卻必須通過那裏,因為暗街的盡頭,是錦衣衛密档裏記載的最後一處沈陽錦衣衛的暗點,也就是安全屋和聯系處。

雖然已經不抱希望,但高文采還是想要去看一看。

剛進入暗街,就發現在街邊的角落裏蜷縮了一群衣衫襤褸、哆哆嗦嗦的民夫,被人用繩索給栓在了一起,沒有自由,像是一頭頭待宰的牲口。有兩個建虜正圍在旁邊的火盆邊發牢騷,見高文采出現,其中一人立刻迎了上來,用滿話說道:“蒙古漢子,要包衣奴才嗎,幫你牽馬放羊,收草料,一兩銀子一個,便宜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