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棋高一著(第2/3頁)

……

李國禎被錦衣衛帶走時,太子朱慈烺剛離開皇宮不久,正進到皇宮之外的鎮虜廠。

照計劃,後天他就要離開京師,往薊州去,因此他必須抓緊留在京師的每分每秒,為應對建虜入塞做充分的準備。除了糧餉,盔甲兵器是他關注的另一個關鍵。

領工部銜的宋應星、火器廠任職的薄鈺、兵仗局掌事太監褚憲章、洋和尚湯若望四人陪同太子。

一見面,湯若望就畫著十字,祝賀朱慈烺開封大勝,藍眼睛裏,滿滿地都是欣慰。

朱慈烺笑,對這個洋和尚,他是越來越喜歡了。

和四月前不同,鎮虜廠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

首先,因為欽天監的放行,鎮虜廠的擴建得到了內廷的同意,現在正準備拆除圍墻,擴大面積;其次,在流經鎮虜廠的金水河之上,除了原有的一座水力鼓風機之外,又矗立起了一座高高的水力捶鍛機。這是宋應星和薄鈺兩人的功勞,經過半年多的試驗和摸索,加上蕭漢俊找來的能工巧匠,他們兩人共同制造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架水力捶鍛機。

其實水力鼓風機和水力捶鍛機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將水力轉換為動能,一個吹風,一個捶打,水力捶鍛機要稍微復雜精密一點。

水力鼓風機在西漢時就被南陽太守杜詩發明了,但水力捶鍛機卻一直都沒有在中國歷史中出現。

相比之下,西方的水力鼓風機出現的極晚,比中國差不多晚了四五百年,但水力捶鍛機卻在一百多年前就出現了。究其原因,除了中國古代社會對“精甲”的要求數量不多,人力足可完成之外,也有工匠不被重視,技術研發被壓制的原因。

而這一切,都隨著朱慈烺的穿越而改變。

不要小看水力捶鍛機,有了它,才可以批量制造精甲,同時兵器和箭矢的制造,也會上一個台階。

朱慈烺不喜鎮虜廠的擴建,但喜水力捶鍛機的建成。

不過因為剛剛建成,尚處在磨合找錯階段,所以水力捶鍛機還沒有真正捶鍛過一副盔甲。

當著太子的面,水力捶鍛機進行了一些功能的展示。

朱慈烺喜不自勝,立賞宋應星三十、薄鈺二十兩銀子。參與的工匠也都各有賞賜。

薄鈺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且出身貧寒,得了太子的賞銀,激動的臉色漲紅,太子請他說兩句話,他結巴了半天,也沒有說出一句整話來。

眾人善意的大笑。

朱慈烺也是笑,然後悄悄問薄鈺“望遠鏡”的研發制造情況。提到望遠鏡,薄鈺一下就來了精神,就像是變了一個人,口舌一下就變的伶俐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開始講。據他說,太子所要求的高清晰度的望遠鏡,他已經有了相當的突破,什麽凸面鏡,凹面鏡,講了一大推。不需要多,再給他三個月時間,他就能制造出不輸“紅夷人”的望遠鏡。

朱慈烺點頭。

原本,朱慈烺是想要把火器廠合並到鎮虜廠而來,不過看著高高的水力捶鍛機,他又有了更進一步的想法,那就是幹脆把盔甲廠也合並到這裏來。除了火藥廠比較危險,必須遠離皇城之外,其他制造兵器的工作,都可以搬到鎮虜廠來,不止是因為聚集到一處之後,保密工作也更容易做。更因為,水力捶鍛機之後,還會有水力鉆孔機、水力研磨機……槍管的制作也會事半功倍,而這一些都需要借助金水河的河水。

水力捶鍛機的出現令朱慈烺興奮,但火炮的生產卻讓他高興不起來。

因為開封之戰歷時半年,曠日持久,朝廷全力支援,所有物資都優先供給河南,物資短缺之下,連鎮虜廠都被斷了餉,四個月的時間,只有一個月正常生產,其余三個月都處在停工中。即便在生產的一月中,鎮虜廠主要生產的也都是供由寧遠守軍使用的重型紅夷大炮,京營定制的鐵制的小型紅夷炮,一共只生產了十門。

朱慈烺沒有責怪,他知道湯若望和趙仲都盡力了。畢竟陛下最在意的就是遼東。在松錦失敗,寧遠成為前線之後,增加寧遠山海關的火炮數量,是陛下交給兵部和鎮虜廠最大的任務。其實寧遠本身就有一個鑄炮廠,只不過技術實力比不上鎮虜廠。京師到遼東遙遠,運輸不易,歷任遼東巡撫都曾經請求,請工部的工匠到寧遠現場鑄造,省去搬運之苦,松錦之戰前,朝廷終於同意了,派去了一部分的工匠,但真正的好工匠和像湯若望這樣的能人,還是留在了京師。

和第一批的青銅小炮不同,第二批的鐵質小炮體形稍小一點,黝黑敦實,大約是因為有第一批制造的經驗,感覺技術精進了不少。

朱慈烺派人去通知神機營副將李順,令他到鎮虜廠來提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