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準你撫軍

周延儒三人進入,朱慈烺站在飛檐之下等待。

他知道,父皇能不能改變心意,關鍵就在三人了——父皇召見周延儒等人,完全在他的預料之內,而吳甡之所以沒有到,並不只是因為住家遠,也有故意磨蹭的原因。這是朱慈烺事先和他商議好的。吳甡是太子黨,無論說什麽,都可能會引起父皇的猜忌,倒不如置身事外,相信以蔣德璟和張鳳翔的見識,應該能看出計劃的不足。

另外,照吳甡的分析,首輔周延儒一定會同意太子到薊州領軍,因為太子留在朝堂或者是軍中,對其他人或許沒有影響,但對周延儒這個首輔的影響太大了,過去的四策新政不要提,只說“張家口之事”就令周延儒灰頭土臉。如果太子不去薊州撫軍,而是留在朝堂,周延儒這個首輔在朝堂上肯定會受到更多的挑戰。因此,如果周延儒夠聰明,他一定會順水推舟,贊同太子到薊州撫軍,那樣他就又能有幾月的清閑時間。

崇禎帝雖然急躁好面子,但絕非沒有理智之人,只要蔣德璟張鳳翔將利弊得失分析清楚了,周延儒又贊同,崇禎帝絕不會坐視敗局。

朱慈烺焦急的等待。

暖閣內。

周延儒,蔣德璟,張鳳翔,三人正在就陳新甲的計劃書進行討論。

張鳳翔是兵部侍郎,所以他第一個表態,他認為,陳新甲的計劃書雖然嚴密,但卻有一個最大的不足,那就是缺少一個統籌全局的主帥。寧遠,薊州,昌平,保定,四個總督各自為政,一旦建虜有所突破,朝廷怕是會手忙腳亂。事後追責,必然也會相互推諉。所謂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為萬全計,應該先行確立一名統帥,授以全權,坐鎮薊州邊界,以免亂局出現。

這一點,蔣德璟表示贊同。

崇禎帝問張鳳翔誰可以為統帥?張鳳翔卻是支吾了——太子到薊州撫軍是大事,作為一名不甚得寵,遊離在核心之外的老官吏,對這種敏感的問題,他是不會輕易表態的。

蔣德璟倒是沒有避讓,直接說了心中的統帥人選,那就是兵部侍郎吳牲。以吳甡為督師,統領薊州和京師周邊的所有人馬。蔣德璟對吳甡很有信心,認為吳甡足可以勝任。

而這時,吳牲到了。

吳甡到了乾清宮殿外之後,向站在飛檐下的太子深深一躬,什麽話也沒有說,就疾步進入了乾清宮——該說的,他都已經和太子說過了,皇宮之內,耳目眾多,在這裏他不敢表現出對太子太多的親近之色。

吳甡見到暖閣中,向崇禎帝行禮,崇禎帝賜座,不繞彎子,就建虜入塞和兵部的計劃書,直接問他的意見。吳甡站起來,老臉嚴肅,深躬到地:“陛下,自崇禎二年以來,建虜已經五次入塞,除了第三次是在山西大同,其余全部集中在京畿薊州一代,尤其松錦之戰後,我大明精銳盡失,建虜猖狂,這一次怕是比任何一次都要猛烈,任何的疏忽懈怠,都會將我大明置於驚濤駭浪之中。然各地兵馬孱弱,總兵們多有畏敵之心,總督巡撫也都是戰戰兢兢,只想著自保,根本沒有和建虜一戰的勇氣。所以臣以為,能統籌全軍,鼓舞士氣,令各處總兵拼力向前,不敢畏敵避戰者,唯太子一人也,若不用太子,任何人督師薊州,恐怕都是有心無力!”

吳甡聲音慷慨,說到危險處,他眼神中透出無比的憂慮和擔心。

崇禎帝臉色陰沉,目光看向周延儒。

周延儒是首輔,一向老成持重,對崇禎帝的心思也頗有揣摩,太子在外,而崇禎帝又暗夜召見,很明顯,太子又主動請纓了,而崇禎帝正在猶豫,這種情況下,他推一把,崇禎帝可能就會同意太子的任命,如果他拉一把,崇禎帝說不定就會另選他人。周延儒在心中盤算,太子留在朝堂之上,必然會對政事有頗多幹預,他這個首輔肯定沒有好日子過,倒不如令太子到外面去領軍,於是就像吳牲推測的那樣,周延儒不但贊同在四督之上再設置一名統籌全局的統帥,而且他推薦太子。

“臣贊同,太子雖然年幼,但戰陣征伐,運籌帷幄,已然有大將之風,治軍更是嚴謹,非太子不足以統領京畿和薊州諸軍。”周延儒道。

“臣反對!”

蔣德璟卻反對,蔣德璟認為太子是國本,未來是要繼承大統的,帶兵打仗不應該變成太子的常態。留在京師,學習治國安邦之策,才是太子最重要的任務。

再者,太子剛剛歸來,兵馬疲憊,豈可再次出征?蔣德璟是吳甡的好友,但現在卻也不給吳甡面子,直接提出異議。

吳甡肅然:“國難當頭,豈容歇息?”

崇禎帝臉色發白。

到現在,他心裏已經沒有了僥幸,面子暫時也顧不得了。薊州撫軍,還是得春哥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