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崇禎心意(第2/3頁)

侯恂何等聰明,立刻就明白了,向吳甡深深一躬,肅容道:“鹿友有何打算,但說無妨,但有我侯大真能出力之處,某絕不推托!”

侯恂字大真。

“陛下如果撤換太子,到時督師大軍的一定不是丁啟睿,而是大真你。所以我想請大真和我一起上表,向陛下奏明此間的軍情,同時說明太子按兵不動,以圖一舉擊潰闖營的必要性!”吳甡道。

吳甡是太子親信,在崇禎帝的心目中,此次太子在歸德按兵不動,很大程度是受了吳甡的影響,如果撤換太子,當然不會再用吳甡領兵,丁啟睿又證明不可用,而侯恂是左良玉的恩公,有侯恂在,左良玉必然用命,所以太子一旦被撤換,侯恂是一個必然的繼位者。

侯恂苦笑:“我戴罪之身,沒有上表的權力啊。”

“我上表,你在我名字後面聯署即可。”吳甡道。

二品大員拉著一個戴罪官員上表,實在是本朝少見,細究起來,並不符朝廷的規制,但吳甡管不了那麽多了,他對禦座上的那一位有相當的了解,真要動了急怒,有些事是絕對能做出來的。

侯恂有點猶豫。

他剛從詔獄出來,可不想再進去,一旦這份奏疏忤逆了陛下,陛下震怒,吳甡丟官,他可能就要重回詔獄了。

“怎麽,大真你怕了?”吳甡臉色一沉。

侯恂雖然在詔獄待了六年,行事變的小心,但並非沒有膽氣之人,被吳甡一激,胸中豪氣頓生,又想若非太子進言,我豈非仍在詔獄之中?就算下次下獄,也不過是重回原點,又有何所懼?更進一步想,太子乃國本,就算被撤換帶天出征的銜位,也不失儲君之位,未來一旦登基,今日自己所受的這些委屈,又算什麽?

於是慨然道:“我侯大真豈是膽小怕事之人,為朝廷,為天下,為開封的戰局,某願和少司馬大人一起上疏!”

“好!”

吳甡抓起他的手臂:“走,我們現在就去寫!”

……

京師。

乾清宮。

和吳甡侯恂的奏疏一同送到崇禎帝案頭的,還有開封最新的戰報,和周王、河南巡撫高名衡求救奏疏。

“……賊攻勢猛烈,四門賊兵擁登,勢危萬分,存亡俄頃,臣率總兵陳永福督率兵將躬臨危險,指揮我兵奮死力敵,賊兵方始退卻。到今日,城中官軍已經筋疲力盡,傷亡大半。望北而闕,臣高名衡當與開封城共存亡……”

看著高名衡的求救奏疏,崇禎帝眼眶泛紅——高名衡打的好,是我大明的忠烈之臣!

放下高名衡的奏疏,崇禎帝又拿起右手邊的那份密奏。

那是四天前送到京師,由太子親筆所寫的密奏。

這一份奏疏太子是動了大心思,花了大時間的,不但將按兵不動的理由寫的清清楚楚,而且情真意切,字裏行間,流露的不止是憂心天下的家國情懷,更把父子之情展現的淋漓盡致。

“開封之危局,兒臣憂心更勝於父皇,兒臣莫不想一夕之間解救開封,以報天恩。然賊勢且重,兒臣不得不小心謹慎,以免輕敵冒進,重蹈松錦之覆轍。以兒臣看來,開封雖急,但急不過二十萬大軍的整訓使用,開封雖危,但危不過大明天下的內憂外患。二十萬大軍不止是中原大船的壓艙石,更是我大明朝最後的一副家當,為開封計,更為天下計,在沒有整備完成、計劃沒有鋪設開來之前,兒臣不能也不敢向開封進軍。開封失守,兒臣猶可以奪回來,如果二十萬大軍有失,兒臣又有何臉目去見父皇?”

“何況開封猶有堅守之力,流賊善野戰流竄而不善於攻堅,強攻開封,乃是其棄長用短,正該為我所用。”

“父皇為國事操勞,宵衣更食,鬢邊早生華發,兒臣看在眼裏,急在心中,今在歸德,每每想起,忍不住涕淚交零。兒臣叩拜,望父皇保重龍體,兒臣不敢大言,只要父皇寬給兒臣一段時間,兒臣定解開封之危局……”

崇禎帝看得頗為感動,眼淚嘩嘩的。

原本他很是震怒,心中已經動了想要撤換太子代天出征的心思,但太子的密奏讓他改變了主意。我兒赤誠,看來前方戰事卻有不得已的苦衷,我不可再催了,而當吳甡和侯恂聯名奏疏送到他案前,他仔細讀過之後,微微嘆口氣,最後一點猶豫也煙消雲散。

崇禎帝並非是一個聽不進意見的人,他主政十七年,臣子的建議,他多有采納,甚至有臣子當面頂撞他,他也不會治罪,當然了,不止崇禎,明朝歷代皇帝有保有這個非常優良的傳統,滿清那樣,一個字寫錯,就論罪下獄,甚至誅滅全家的事情在明朝絕對不會有。

“那朕就再等一個月,春哥兒,你切莫讓朕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