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收復歸德(第2/3頁)

袁時中這才醒悟:“還是大人考慮的周全。”

正要離開,腳步聲響,一人掀起帳簾,急急走了進來,壓低聲音報告:“大掌盤,闖營那邊來人了,要我們放棄陳州,立刻向開封撤退!”

卻是二當家劉玉尺。

袁時中臉色一喜,目光看向梁以樟:“大人果然神機妙算。”

崇禎十五年六月十五日,小袁營三萬人馬從陳州撤退,急急奔往開封,其斷後的騎兵部隊和左良玉的騎兵先鋒在陳州北有接觸,雙方小打了一場,小袁營的騎兵部隊不支而逃。

六月十六日下午,官軍收復陳州。在陳州短暫修整一天後,十七日,繼續向歸德進發。留守歸德的流賊已經撤退,但在撤退前,流賊發動賊兵和城中的百姓拆去了商丘城三段城墻,使歸德變成一座難以堅守之城,又將城中青壯年全部裹挾而去,只留下一城的廢墟和一堆走不了的老弱給官軍。

汝寧官軍進軍的同時,太子朱慈烺率領兩萬京營也向歸德逼來。

六月二十日,兩軍在歸德會師。

當兩軍的先鋒部隊在商丘城外相遇之時,歡呼之聲響徹原野。

官軍士氣大振,不止是因為流賊望風而逃,兩軍會師,順利收復了歸德,更是因為在太子殿下的軍中有七十萬兩的軍餉,欠餉許多的官軍終於可以發餉了。

二十日下午,丁啟睿、楊文嶽、左良玉虎大威等文武官員都守在商丘城的東門外,等候太子車駕。作為先鋒部隊的三千營已經於今天上午抵達商丘,主將賀珍全身甲胄,率領三千營將士列陣而立,等候太子殿下的降臨,其他武將,包括左良玉在內,都只是帶了百十個親兵——迎接太子又不是兵諫,誰也不敢帶太多兵馬。

田守信佟定方率領一百武襄左衛,緊鄰三千營的軍陣而立,兩人到汝寧傳達命令,督促各軍按照太子殿下制定的時間向歸德進軍,到今日,算是圓滿的完成了任務。

和當日在汝寧迎接田守信不同,今日的文官武將都是精神抖擻,已經連站一個時辰,卻也沒有人敢說累,同時也沒有人敢大聲議論,人人都遠望東方的地平線,默默等待。

在場所有人,除了田守信佟定方和賀珍,其他人都還沒有見過太子。對這位年僅十五歲的大明諸君,眾人心中都充滿了好奇。治國四策、撫軍京營、又帶兵出京,參與解圍開封,當今太子所做的事情,已經超過了過去百年間,大明所有太子所做事情加起來的總和。所以眾人都想知道,太子殿下究竟是怎樣一副英明神武的樣子?

“來了。”站在第一排的丁啟睿眼力極好,一眼就看見前方地平線上升起的一面軍旗。

站在他身邊的楊文嶽和左良玉同時張目向前看去。

只見官道的正前方,京營的飛龍大旗之下,一支千人的隊伍正從遠方緩緩而來。距離遙遠之時,眾人尚沒有覺得這支部隊有什麽特別,只覺得這支隊伍盔甲很齊備。等到越來越近,特別是那齊整的腳步踏動大地,發出霍霍的聲響時,如左良玉虎大威這些久經戰陣的將領,立刻就感覺到了這支部隊的特殊和強大之處。

清一色的鐵鱗甲,笠盔頂上的紅纓像是沙漠深秋裏的胡楊林,耀眼而奪目,遠遠望去,隊伍行進的速度始終如一,長槍如林,精鐵的槍尖在陽光下面閃動著耀眼地光澤。

等到再近了,看得就更是清楚。單縣到歸德的官道算是比較寬敞的,可容四輛馬車並排行走,所以這支官軍的行進隊列正好是十人一列,一個是背著長盾的長盾手,一個圓盾手,剩下全是長槍兵,再後面的一排則全部都是扛著鳥銃、腰間系著彈藥袋的火槍兵。但不管是什麽兵種,所有人都目視前方,挺胸擡頭,一張張黝黑的面容上滿是肅殺之氣,已經是六月底,正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又久旱沒有下雨,氣溫極高,不要說身背鐵鱗甲,就是光著身子在中原大地上行走也會滿身是汗,令人受不了。左良玉虎大威他們的部隊雖然是精銳,但在這種天氣裏,在沒有敵情的情況下,也不會要求士兵全身甲胄,但眼前的這支部隊卻令人驚異的做到了這一點。

行進之中,有士兵摘下掛在腰間的椰瓢(椰子殼制成的軍用水壺)或者是葫蘆制成的水壺,往嘴裏猛灌清水,但腳步不慢,依然能跟上全軍的行軍步伐。

走在隊伍右側的軍官們都騎著馬,全身鐵鱗甲,腰懸長刀,不時停下馬來,檢視部下的行軍速度和隊形。

氣溫太高,每個人都熱得滿頭大汗,但卻沒有人敢摘下頭盔。

“強軍啊!”

雖然不如左良玉和虎大威,但丁啟睿從巡撫到督師。一直都在軍中打滾,見到士兵多了,經歷的戰陣久了,是不是可戰之兵,他也是有相當判斷力的,所以當這支隊伍的前鋒走到五十步之內,大約一千多人的隊伍全部進入視線之後,望著那整齊的隊列,一面面在空中飄揚的三角軍旗和那如林長槍之後,丁啟睿忍不住就發出了一聲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