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忠臣膽氣

汝寧東臨南直隸,土地平坦而肥沃,是中原最重要的糧倉,即使是在久旱的情況下,也依然能有一些收成,可以養兵。加上城池堅固,保定總督楊文嶽又率兵長期駐守,才能在中原亂局中得以保全。

和北方各個城市完全一樣,汝寧城中流民遍地,到處都是乞丐。

田守信和佟定方看了都是傷感。

作為太子身邊的親信,他們最為了解太子對流民的態度,同時也最清楚太子的不得已。

進到汝寧官府安排的住所,田守信將“太子金牌”在堂中供起,然後宣讀太子軍令,令眾將即刻準備,明日一早就向陳州進軍。蕩清陳州的流賊之後繼續向北,最後和太子殿下的兩萬京營大軍會師於歸德。

“各營所欠軍餉一共七十萬兩,太子殿下已經準備妥當,兩軍會師之時,太子殿下會親自為諸將分發!”最後,田守信笑眯眯地道。

眾將的情緒一下就被調動了起來。

明末,無論將軍還是小兵,最喜歡聽到的兩個字,莫過於發餉,哦,不止明末,任何時候任何部隊都喜歡這兩個字,只不過明末的部隊更熱切,因為他們欠餉的問題最嚴重。

駐守陳州的小袁營只有三萬人,且戰力比闖營差的遠,左良玉虎大威等人早想“搶功”向陳州進軍了,只不過太子嚴令按兵不動,所以他們才不得不忍耐,現在軍令發下,除了左良玉默不知聲之外,其他眾將都是踴躍求戰,請為先鋒。

雖然代表太子,但田守信並不參與具體的軍議,宣讀完太子命令之後,就坐回椅子裏,不動聲色的開始喝茶。目光所及,從丁啟睿楊文嶽,到左良玉虎大威,所有人的表情都收入他眼底。

軍議由督師丁啟睿主持。

丁啟睿對左良玉非常器重,雖然眾將請戰,但他第一個問的卻是左良玉,微微向前探著身子,表情相當柔和:“昆山將軍,你以為如何?”丁啟睿三縷長髯,顴骨高聳,相貌頗為威嚴,又有督師之尊,但卻能放低身段,用如此柔軟的語氣和左良玉說話,說明其人相當柔滑,也怪不得中原剿匪兩年,雖沒有什麽勝績,但卻也沒有遭遇過險境。

左良玉字昆山。

左良玉紅臉長髯,頗有點關雲長的意思,雙手抱拳,恭敬回答:“但聽督師命令。”

意思是對進攻陳州沒有意見。願意聽從督師您的調遣。

丁啟睿給了他面子,他當然要投桃報李。何況還當著東宮典璽的面?

丁啟睿這才笑了:“諸將聽令!”

一番調派,左良玉麾下的精銳騎兵為前鋒,左良玉本部為左翼(汝寧向陳州進軍的路線在開封右下方,左翼更靠近開封,更容易和流賊接戰,右翼比較安全),方國安和楊德政的南方兵為右翼,丁啟睿自領標營加上楊文嶽虎大威的保定兵、姜名武的一千通州兵為中軍,明日一早出征。

至於汝寧,則由原守軍和孔貞會的四川兵、一部分的南京兵一同固守,

陳州距離汝寧三百裏,大軍一日行軍六十裏,五天可達。“諸將,陳州是我大軍的第一戰,望諸將奮勇向前,切不可辜負了太子殿下對我等的厚望啊!”最後,丁啟睿鼓勵道。

眾將抱拳,轟然應道:“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軍議結束,眾將領了命令,急急去準備。

田守信留下丁啟睿和楊文嶽,詢問軍需糧草的籌備情況。

開封是大戰,朝廷無比重視,為了供給十八萬大軍的糧草,戶部尚書傅宗訓親自督辦糧草,動用數十萬的民夫,從南京,九江,襄陽,新野等地調集糧草,再經由水道和旱路,源源不斷的送往汝寧,到今日,汝寧城中已經堆積了二十多萬石的糧食。

一石米大約120斤,夠一個人吃兩個月,十萬兵馬兩個月需要十萬石。汝寧十八萬大軍,算上軍馬民夫的消耗,二十多萬石的糧食看起來很多,但也僅僅只夠大軍兩個月的消耗。

兩個月的糧草多嗎?一點都不多,當初為了救援錦州,朝廷可是為洪承疇籌集了足夠一年支用的糧草。而松錦之戰透支了大明各地糧倉的潛力,面對開封之戰,各地實在是抽調不出更多的糧草了。

當然了,糧草還在源源不斷的運來,不過該來的都已經來了,後續的數量已經很有限了。

“兩月軍糧有點少,下官以為,大軍攜帶三個月的軍糧前往開封最是穩妥。”丁啟睿道。

田守信不動聲色的端起茶碗,淡淡道:“督師的意思咱家明白,去準備吧,咱家就不送了。”

“是。”

丁啟睿和楊文嶽躬身告辭。

“楊制台留步。”田守信道。

制台,總督的尊稱。楊文嶽現在的官職是保定總督。明制,總督比督師低一截,因此中原戰事以督師河南、山東、湖北軍務的丁啟睿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