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煤山弊案

“陛下息怒!”所有朝臣都跪倒在地,膽小的甚至嚇得直哆嗦。崇禎帝殺伐果斷,煩躁易怒,是一個嚴君,臣子但有過錯,他絕對不會輕易放過。因此朝臣們都是戰戰兢兢,唯恐一個不慎,就被皇帝抓住不放,連寵臣楊嗣昌在失了襄陽之後,也是日夜憂懼,擔心被棄市,更不用現在的朝臣了。雖說皇帝憤怒的是勛貴,不是朝臣,但勛貴只所以能枉法,和朝臣們的失職有很大關系,皇帝對勛貴或許會留有情面,但對失職的朝臣卻絕對不會客氣。

崇禎帝臉色鐵青,對於西山煤窯,他並非沒有耳聞,言官彈劾過好幾次,他也責令刑部和順天府嚴查,不過並沒有查出問題,加上煤球不是糧米也不是金銀,他不覺得會有太大的利潤,漸漸就淡忘了。但照鞏永固所說,煤球雖小,但卻有相當的利潤,更令他惱怒的是,那些不法商人只所以敢在西山挖煤,乃是因為有勛貴給他們撐腰!

如果是往常,崇禎帝會嚴厲處罰奸商,而輕輕放過那些勛貴。

畢竟勛貴都是功臣的後代,是大明的臂膀,《皇明祖訓》有清楚的交代,凡皇親國戚犯罪,只允許有關司法部門舉奏,不得擅自拿問,除謀逆不赦之外,其他罪行皆可從輕。

崇禎帝一直將《皇明祖訓》視為聖典,一言一行都遵照《皇明祖訓》。

但今日他顧不了了。

他掃一眼跪在群臣之前的太子,又望一眼南方,想象著開封被圍,流賊洶湧而來,官軍一個個卻都是氣無力,嘴裏不滿的嘟囔:“沒有餉銀,我等何必為朝廷賣命?”代天出征的大旗之下,太子拼力嘶吼,但卻也沒有人聽從……

於是崇禎帝再不猶豫。

“著,錦衣衛立刻將英國公張世澤、撫寧侯朱國弼、臨淮侯李弘濟、應城伯孫廷勛……拘提到宮中!”

崇禎帝略帶沙啞的聲音在殿內回蕩。

崇禎十五年,五月初十日,西山煤窯弊案爆發。

英國公張世澤、撫寧侯朱國弼、臨淮侯李弘濟、應城伯孫廷勛等六七個勛貴被拘提到禦前,在鞏永固收集的鐵證面前不得不承認,他們和挖煤商人有往來,並且提供了某種保護。英國公張世澤、撫寧侯朱國弼、臨淮侯李弘濟等人被崇禎帝嚴厲斥責,並且依照他們往年獲利的情況,予以雙倍的罰銀,張世澤十萬,撫寧侯朱國弼、臨淮侯李弘濟一人六萬。至於死不認錯,一意頑抗的應城伯孫廷勛則被降爵為輔國將軍,並罰銀八萬兩。

為防再出現崇禎十二年,勛貴被追銀,武清伯李國瑞上吊自殺的事情發生,從英國公張世澤以下,所有觸法的勛貴都被拘押在宮中,由錦衣衛看守,府中籌出銀兩,方才釋放,為防止勛貴們以拖待變,崇禎帝這一次發下明旨:所罰銀兩,必須於三日內交齊,但有拖延,一日多交一萬的懲罰銀。如果七日裏不湊齊,則褫奪封號!

英國公張世澤百年公爵,家產豐厚,加上年紀輕,被崇禎帝的雷霆之怒給嚇到了,第二天中午就將十萬兩白銀交到了宮中,撫寧侯朱國弼、臨淮侯李弘濟等人也都規規矩矩的交了銀子,死不認罪的孫廷勛發現情況不對,哭爹喊娘想要認罪,但晚了,崇禎帝根本見都不見他。

皇帝如此雷厲風行,著實把勛貴們嚇壞了。

人人都想知道,一向對勛貴寬容和藹的崇禎帝,為何忽然變了脾氣?難道三年前、崇禎十二年的舊事,又要重新發生了嗎?

很快的,他們就聽到了消息,皇帝這一次只所以這麽決絕,乃是受到了太子的鼓動,而將勛貴押在宮中,處以雙倍罰銀,並有滯納金的狠招,也是太子提出來的。

“太子……好狠啊。”有勛貴哀嘆。

勛貴被罰,私挖小煤窯的不法商人也沒有好下場,所有人都被處以三倍罰款,並且遣戎廣西。也是三天之內交齊罰銀,不然遣戎變殺頭。西山挖煤的罪行,說小也小,說大也大,明初西山就有小煤窯,但宣宗時曾經下過詔令,為防驚擾皇陵,西山煤窯一律禁止。嘉靖之後,朝廷禁令松弛,西山煤窯又死灰復燃,如果真從嚴處置,以驚擾皇陵論,一個個都是殺頭的死罪。

三天之內,勛貴和商人的罰銀,一共將近七十萬,全部都納入了府庫——開封之戰的糧餉困境,一下就解決了。

這還不算,在太子的勸說下,崇禎帝同意保留西山上的小煤窯,並實行“拍賣制”,一處煤窯一年五千兩銀子起拍,一次拍賣三年,由中拍商人經營生產,西山以後就不再是非法的私人小煤窯,而是得到朝廷承認的公開煤窯了。

原本,崇禎帝是不同意的,照他執拗的性子,這些非法小煤窯必須掩埋,但太子提出“在疏不在堵”,何況京師這麽多人,如果西山的小煤窯都關閉了,百姓們燒火做飯,冬天取暖的燃料又從哪裏來呢?都從河北山西運來,物價豈不又要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