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領軍人選(第3/3頁)

對於首輔和吳甡的歧見,群臣多半是傾向吳甡的。

道理很簡單,此次解圍開封,雖然明面上有十六萬大軍,但其中能靠上的其實只有左良玉和虎大威兩人而已,虎大威兵少,不過幾千人馬,左良玉的十萬大軍才是真正的主力,但左良玉桀驁不馴、不聽調遣是眾所皆知的事情,連傅宗龍和汪喬年都指揮不動左良玉,被左良玉坑了,更不用說威望淺薄的丁啟睿了。

一旦丁啟睿指揮不動左良玉,豈不是又要重蹈傅宗龍和汪喬年的覆轍?丁啟睿一死不足惜,但開封失守卻是誰也承擔不起的責任。

不過不用丁啟睿,又要用誰?

督撫文官竟然找不出一個可以的替代人選。

傅宗龍和汪喬年已死,三邊總督孫傳庭剛剛出獄,到西安就任才三個月,屁股都還沒有坐熱,對中原匪情還不熟悉,手下的兵也都是剛招募的新兵,現在就讓他離開西安,往開封而來,並不恰當。而且孫傳庭也未必能壓得住左良玉。

想來想去,只能湊合用丁啟睿,雖然丁啟睿剿匪沒有大功績,但也沒有出過大漏子,勉強還是可用。如今形勢下,只能嚴旨發給左良玉,令他必須聽從丁啟睿的調遣,再給丁啟睿“便宜行事”“先斬後奏”之權,如此各個總兵必不敢再妄自行事,不遵丁啟睿的命令。

一切議定,正準備商議糧餉的具體籌備事宜之時,一人忽然站出來,對著崇禎帝行禮:“陛下,臣有奏!”

卻是大理寺卿淩義渠。

大理寺卿的主要職責在刑案,對軍事並無幹涉的權力,但今日是朝議,大理寺卿亦有諫言的權責。加之淩義渠是開封人,對中原戰事非常關注,時不時就會在朝堂上提起開封,今日開封告急,他站出來倒也不讓人意外。

崇禎帝點頭。

“陛下,臣以為,萬萬不可用丁啟睿,用丁啟睿,開封必敗!”

此言一出,滿殿俱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