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袁繼鹹公

吳甡對太子毫無隱瞞,連保護東林後進的心思都毫不掩飾的說了出來。史可法是根正苗紅的東林,左懋第雖不是東林,但卻也跟東林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如果案子繼續查下去,但卻查不出結果,以崇禎帝的性子,短時間之內是斷斷不會再重用他們兩人了。

朱慈烺靜靜聽,吳甡不是一個服軟的性子,他所說的“以退為進”,一定是有後招的。

“這麽一來,好像是朝廷示弱,那些貪官汙吏取得了勝利,但其實不然。第一,前任兩淮鹽運使馮導研和監鹽太監楊顯名已經在押解進京的路上,雖然他們兩人在揚州時堅不認罪,但到了京師,怕就由不得他們了,一旦他們開口說話了,供出相關人等,朝廷再雷厲風行也不晚!”吳甡道。

朱慈烺點頭,的確如此,有兩個活口在手,那些鹽政貪官終究跑不了。

“第二,左懋第和方正化一走,鹽官鹽商們必然松懈,兩人可留下一些人手暗中調查,搜集證據,待到時機成熟,再殺回揚州。這一次只所以察察不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鹽官們事先得到了消息,疏散了家財,又和下面的小吏串通一氣,訂立了攻守同盟,左懋第無法從他們中間的任何一人身上取得突破,揚州的士紳商人又不配合,才造成了目前的僵局。如果能從明察改為暗訪,必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到時鹽官們想要抵賴也抵賴不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不管是革除鹽弊,還是執行殿下的鹽政新策,兩淮鹽運使都是一個極其關鍵的角色,現在馮導研去職,朝中很多人已經在覬覦這個位置了,因此必須早作謀劃,免得為奸人所乘。”

朱慈烺明白了:“先生是說,推薦清廉有為的官員繼任?”

吳甡點頭:“是。我朝兩京一十三省,各地總督巡撫加起來不下四十人,但若論職位最肥、油水最多,卻沒有一個能比得上兩淮鹽運使。”

最肥,油水,吳甡毫不客氣的說出這兩個詞,一點都不在意面前的人是帝國的皇太子,皇明的儲君——經過這麽些日子,他對皇太子已經有了很深的了解,知道皇太子對帝國的醜惡遠比自己更厭惡,而且太子也不是一個因為言語就會治人以罪的人。

“而兩淮鹽運使的任命,也和其他三品官員有所不同。兩淮隸屬南直隸,照大明祖制,南直隸地區的官員任命是南京吏部的權責,北京吏部無權幹涉,這些年情況雖然有所改變,北京吏部有了對南直隸官員的任命權力,但南京吏部也是可以提出人選的,一旦他們先提出,北京六部就被動了……”

普通三品官員的任命,北京六部廷推出三個人選,供皇帝圈選一個就可以。

但兩淮鹽運使,除了北京六部,南京六部也可以提出意見。

在送皇帝圈選之前,北京六部必須報於南京六部知道。

反之南京六部也一樣。

而南京六部不是獨立決定,他們常常要參考南京鎮守太監和南京守備勛臣的意見。

而這兩人恰恰是兩淮鹽官的後台。

朱慈烺微微一驚,如果由南京六部廷推,推出三個他們屬意的人選,那不就重蹈覆轍了嗎?

“所以必須快刀斬亂麻,結束鹽案的調查,立刻廷推兩淮鹽運使的繼任人選,不給孫象賢反應的時間。這一次清查兩淮鹽案,雖然沒有查到孫象賢收受兩淮鹽官鹽商賄賂的證據,但傳聞還是有的,孫象賢這會一定是惴惴不安,輕易不敢幹涉兩淮鹽運使的人選,但如果過了這段時間,發現鹽案沒有查到自己,他穩住了心神,說不定就會幹涉了……”

“至於南京的勛貴侯爺,他們對兩淮鹽運使的人選是一定會幹涉的,但沒有孫象賢的臂助,他們的聲量會大大降低,只要六部廷推出一個能服眾,有威望,令南京六部和勛貴們啞口無言,不能提出反對意見的人選,大事就可以底定。”吳甡道。

“能服眾,有威望……先生指的是誰?”朱慈烺問。

“臣推薦,原鄖陽巡撫,袁繼鹹袁季通!”

袁繼鹹,字季通,號臨侯,江西宜春人。天啟五年進士,袁繼鹹性格剛直,胸有大志,以敢於忤逆當權宦官聞名朝野,深孚眾望,崇禎十年任湖廣參議,率兵平定水賊於興國,又敗老回回等人於黃陂。崇禎十二年,調任淮陽,得罪監鹽太監楊顯名,官降兩級。督師楊嗣昌因為知道他懂軍事而留他參贊軍事。十三年,升任右僉都禦史,巡撫鄖陽,但因為襄陽失守,被謫戍貴州。

袁繼鹹此時尚在貴州。

真實歷史上,袁繼鹹就是在崇禎十五年官復原職,並且很快就被提升為了江西總督。弘光元年,清軍南下,左良玉卻以“清君側”之名率領麾下大軍向南京進發,袁繼鹹聽說了,急忙趕到左良玉軍中,慷慨陳詞,勸說左良玉放棄私人恩怨,以國家為重,萬萬不可做天下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