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遂發槍成

劉若愚擡起頭,聲音低沉但卻壓不住心中的激動:“回殿下,第一支遂發火槍,已經造出來了。”

朱慈烺跳起來,直奔火器廠。

他心中的激動無法形容,他等一天已經等了一個多月了,這一個多月來,他連睡覺都在想著遂發火槍,有遂發槍才能有接下來的一切,沒有遂發槍,他建軍練軍,短時間將精武營改造成一支精銳,扭轉朱仙鎮之戰和建虜入塞的計劃就會落空。

可以說,遂發槍是一切的一切。

但自從畢懋康到火器廠後,朱慈烺一次也沒有視察過,原因很簡單,因為他不想給畢懋康和劉若愚添加太多的壓力。

任何科學技術的進步都需要時間的積累和經驗的總結,配以平心靜氣、按部就班、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任何心浮氣躁,拔苗助長,都不易於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因此朱慈烺一直都忍著。

今日他終於可以放開了。

春風得意馬蹄疾,朱慈烺用最快的速度趕到了火器廠。

火器廠燈火通明。

畢懋康,宋應星,連同他們兩人的幾個子侄正在門前恭候,

原本,朱慈烺為畢懋康安排了住宅,但畢老爺子很少回家,一直住在火器廠裏沒日沒夜的研究遂發槍。燈籠光亮下,他雙眼裏滿是血絲,不知道幾天沒有好好休息了,不過精神看起來尚好。

宋應星還是那般清瘦,不過眼圈也微微發黑,看來也是有段時間沒好好休息了。

朱慈烺心中感動,不等二人叩拜,就急忙下馬箭步上前,一手托住一人的臂:“兩位免禮!”

進入火器廠,朱慈烺直奔右邊的那一處大宅院,那是火器廠的研發部,所有新產品包括遂發槍和手榴彈都在大院中進行最初的實驗和組裝,大院門口不但有挎刀的火器廠守衛,還有兩個錦衣衛日夜駐守,任何人不經允許靠近大院,都格殺勿論。

“殿下。”

畢懋康親手將制造出來的第一支遂發槍交到朱慈烺的手中。

雖然西洋精鐵還沒有送到京師,但時不待我,朱慈烺派人在京師各大商鋪搜集到了十幾斤,全部交給畢懋康以制造燧發槍機的主彈簧。經過一個多月的實驗和折騰,終於做出了第一支樣品。

其實遂發槍和火繩槍整體結構並不差多少,遂發槍更精細一點,而銃管和槍床是可以通用的,不同的是點火裝置,火繩槍是蛇口壓火繩,遂發槍則是改成了擊錘砸火石,簡單講,遂發槍的基本結構如同是一個打火機,利用火石撞擊產生火花,引燃火藥,進而將子彈從槍膛之中推射出去。

遂發槍的設計和制造都不是難題,難點在於主彈簧的制造。

彈簧有力才能產生足夠的擊打力,也才能產生火花,但彈簧不是隨便能造的,不說現在,就說到了清中期,彈簧也是一個新鮮玩意,畢懋康這一個多月以來,折騰的就是彈簧,雖然他早知道,彈簧需用西洋精鐵制作,但實際制造起來卻不是那麽容易,就如前世裏山寨西方的小玩意一樣,看起來一模一樣,但使用起來卻完全不是那麽一回事。

彈簧兩個要求,一個是有力,另一個是耐用。

為了達到這兩個要求,畢懋康這一月以來,將幾十斤的西洋精鐵熔了造,造了熔,最初之時,他改變鋼絲的粗細,纏繞的角度,想盡各種辦法,但卻始終做不出合格的彈簧,不是彈力不夠,就是容易折斷,又或者太過粗糙,無法在遂發槍上使用,直到無計可施的時候,他才猛然想起了太子的叮囑。

對於彈簧的制造,從一開始朱慈烺就不敢輕忽,他把自己腦子裏關於彈簧的一些記憶一股腦的全寫在了幾張大紙上,交給畢懋康——只恨他前世是一個歷史愛好者,對五金機械沒有涉獵,對彈簧的了解只有這麽多了。

畢懋康雖然是恭恭敬敬地接了,但並沒有太在意,也沒有太仔細看,他並不覺得太子對彈簧的了解會超過自己,直到陷入困境時,他才將太子的叮囑拿出來看,然後越看越覺得有道理,尤其是太子提出,彈簧有兩種纏繞辦法,一種熱纏,一種冷纏,方法不同,彈簧的彈力和耐力也隨之不同,朱慈烺不能肯定遂發槍使用哪種彈簧更好,他提出方法,希望畢懋康具體試驗。

朱慈烺的條子令畢懋康茅塞頓開。

很快,他就做了十幾個不同的鋼彈簧,又試著用了冷纏,高溫淬火,中溫回後,最後終於造出一個彈力大小合適,並且最為耐用的樣品。

激動狂喜的同時,畢懋康對太子的博學,又佩服又感激,同時也有點自責,如果早點重視太子的建議,也許早就把彈簧造出來了。

在制造彈簧的同時,遂發槍其他的各個零件都已經按他的圖紙,鑄造出了不少,第一支遂發槍順利的組裝,不過驚喜之余,另一個問題也隨之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