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前車之鑒(第2/2頁)

並不是說結寨築城不對,在明軍野戰能力低下,無法跟建虜相抗衡的情況下,結寨、築城確實是唯一的辦法。但歷朝歷代,從來沒有一個國家依靠築城能將對方耗死的,尤其是在敵我交鋒的前線,城寨不可能一夕建成,建虜更不會眼睜睜地看著你築城,他一定會出兵阻止,在明軍野戰能力低下,將帥無謀,不能打伏擊,不善於設陷阱的情況下,築城的結果往往是費錢費力,最後卻損兵折將一場空。

大淩河之戰就是如此。

薊州不是前線,只要下定決心,在翠屏山上構建城堡並不是什麽太困難的事情。

如果是崇禎元年,朱慈烺一定會接受這樣穩妥的做法,但現在是崇禎十五年,朝廷的財力物力根本無法支撐在翠屏山修建一座小長城,而且大規模的修建一定會被建虜知曉,如果建虜聽聞消息後改變主意,不選擇薊州,而選擇另一個更遠、明軍更難防禦的入塞路線,也就是繞道更西面的墻子嶺或者是長城獨石口,經密雲延慶昌平攻擊京畿。崇禎九年、崇禎十一年,建虜兩次入塞就是這麽做的。

如果建虜這麽做了,改變了歷史軌跡,朱慈烺穿越者的先知先覺立刻就失去了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