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長亭送晚

“蕺山先生……”

有儒生對著劉宗周的馬車長拜,難過的都快要哭了。

一直行出五裏,到了城外的長亭之後,車隊才停了下來。

在長亭裏,送行酒已經準備好了。

吏部鄭三俊,刑部徐石麟,吏部侍郎蔣德璟,左副都禦史方嶽貢,兵部侍郎吳甡,一一走下馬車,今日東林可謂是傾巢出動,只為了送劉宗周一程,而在更後面的馬車裏,黃宗羲,方士亮等人也下了馬車,面色憂郁的向前方走來。

所有人集合完畢,只等劉宗周下車。

今日天氣不錯,陽光溫暖,但所有人的心情卻都是陰郁。

車簾挑起,劉宗周走下車來。

陽光下,他形單影只,神情落寞,花白的胡須微微顫抖,眼神中更是有掩飾不住的惆悵。

站在最前的鄭三俊於心不忍,溫言勸慰道:“念台不必介懷,此去江南,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劉宗周幽幽一嘆,自從萬歷二十九年中進士,他幾起幾落,見慣了宦海沉浮,對尚書侍郎,乃至太子少保早已經沒有追求的欲望了,他並不是因為致仕出京而感到灰心,而是為了當今聖天子執迷不悟,不聽勸誡,皇太子儲君唐突孟浪,沒有節制,大明朝廷毫無中興氣象,反而越發沉淪而感到悲傷。

皇明將來會如何?

劉宗周心中有一股說不出的迷茫,目光看向同樣須發斑白的鄭三俊:“黃道周之事可安排好了?”

鄭三俊點頭:“放心,不日便可成行。”

原來劉宗周臨行前推薦黃道周接替他的位置,繼任左都禦史,如果不行,那就任詹事府詹事——如果不能監督朝政那便要監督皇太子。

和劉宗周一樣,黃道周也是明末大儒。

張廷玉等人編修《明史》時贊黃道周為:“學貫古今,所至學者雲集”。

黃道周剛直不阿,屢次犯顏直諫,仕途五起五落,不論性格還是人生軌跡,都和劉宗周差不多。

黃道周去年告病辭官,此時正在家鄉隱居,專心著述。

鄭三俊又補一句:“怕就怕他不肯進京。”

劉宗周仰頭看天:“盡人事,聽天命吧……”

聽到這裏,兵部侍郎吳甡終於是忍不住了,拱手道:“念台先生也太過悲觀了,雖有松錦之敗和流寇之患,但我大明聖天子在朝,太子賢能,重正盈朝,依然是中興氣象!”

眾皆無語。

重正盈朝他們是承認的,不然今日也不會有這麽多的人送行劉宗周,聖天子他們也不敢說什麽,但對於太子,他們多多少少卻是有點意見的,因此沒有人響應吳甡。

“什麽太子賢能?明明是亂政,追逮四策……”

人群後方卻有人高聲反駁。

聽到有人提到對太子不滿,原本站在路邊,一副事不關己,只等把劉宗周送出京師地界就會返程的兩個錦衣衛立刻就是一激靈。

好大的膽子,當著我們的面就敢攻訐太子!

兩個人,四只眼睛立刻就向聲音的來源處看去。

原來是原兵科給事中方士亮。

“不可妄言!”

一聲怒喝。

打斷方士亮的是劉宗周,他朝方士亮怒目而視。

方士亮面色漲紅,低下頭,九十度的深輯,不說話了。

但兩個錦衣衛依然冷冷地盯著他。

氣氛一時緊張了起來。

禮部侍郎蔣德璟輕輕咳嗽一聲,向劉宗周拱手:“方士亮年輕氣盛,一時魯莽,已自知失言,先生不必太過於責怪他。此去江南路途遙遠,先生還是早點上路吧。”

刑部尚書徐石麟、左副都禦史方嶽貢也都是拱手勸慰。

明顯是轉移話題。

兩個錦衣衛相互看了一眼,也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現場的不是尚書就是侍郎,這些人都是方士亮的師友,如果他們兩人執意為難方士亮,惹惱了這些大人,未必會有什麽好處,再者方士亮為什麽被罷官,他們也清楚的很,既然方士亮識趣的不說了,他們順水推舟只當沒聽見就完了。

兩個錦衣衛哼了一聲,不再瞪方士亮,而是看向了別處。

為方士亮擔心的人終於可以松一口氣了。

劉宗周的書童端出酒壺和酒盅,一一斟滿了,劉宗周端起酒盅,正在答應諸君的相送,耳朵裏忽然聽見隆隆的馬蹄聲,擡頭一看,只見來時的大道上,十幾名騎士正疾馳而來。

當先一人頭戴翼善冠,身穿大紅龍紋便服,玉帶黑靴,腰懸長劍,胯下的雪白駿馬尤其醒目。

“是太子!”

“太子來送先生了!”

有人驚訝,有人激動。

劉宗周卻是老臉冷淡,並沒有因為皇太子的出現而有一絲一毫的改變,雖然和太子接觸不多,但通過兩次談話他卻已經知道,太子絕非“善類”,不說在朝堂或者是軍營中的取巧手段,只說那一日的狡辯之詞就非一般人所能說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