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狼吃人嗎?(下)

“至於競賽型攻擊,並不是由饑餓或恐懼引起,而是狼要將競爭對手從領地或者食物邊上趕走,這種情況下一般只是試探性的攻擊,即便攻擊人、把人殺死,也不會吃人。

捕食性攻擊,是狼在饑餓狀態下攻擊人的情況,不過這種攻擊的發生是有很多因素的。像之前幾位朋友說的,四五十年代、五六十年代的時候鬧狼災,大家想一想,那會是什麽情況?”

遊客們思索著,露出了明悟的神色:“四五十年代的時候,那會應該還在打仗吧?”

“六十年代的時候碰上自然災害,那會餓死了好多人。”

方野點頭道:“沒錯,一般情況下人是不在狼的食譜裏的。狼平時吃鹿吃兔子,都是小狼崽的時候跟著父母捕獵學習才認識到這個是自己的獵物,從而一代代的繼承下這種知識。

但是在戰爭和饑荒的年代死的人太多,很多屍體曝屍荒野。狼可能在習慣了吃人的屍體後,把人也納入了食譜,逐漸開始攻擊人類,從偶爾吃人,到經常吃人,甚至把吃人的習性傳給了下一代。

這種習性並不會憑空出現,是特殊年代的特殊情況,隨著饑荒和戰爭的消失,狼吃人的行為也就減少消失了。如果去看歷史上的狼災,其實也往往伴隨著戰亂和饑荒,天災人禍是一齊來的,所以今天並不用擔心碰到吃人的狼。

當然,狼的捕食性攻擊,除了和動亂的年代有關,還和人類大規模放牧、開墾土地、砍伐樹木,導致它們的棲息地被破壞,食物減少有關。

比如大煉鋼鐵的時候,那煉鋼需要燃料啊,燃料就是砍樹來燒,很多百年大樹被砍到,山上的雜樹被一掃而光,想砍多少砍多少,一片片山坡全被砍禿了。

狼原本的棲息地變得破碎減少,野生獵物的密度降低,獵物的數量不足以維持大型狼群的數量,就沒法狩獵大型獵物,或者圍堵小型獵物,狩獵成功率降低。

只能散兵遊勇,變成孤狼或者小型的狼群,行為就會改變,去狩獵更好獵殺的家畜,或者被人類的生活垃圾吸引尋找垃圾吃,進而產生人獸沖突。

狼襲擊家畜的事件,並不是說明生態變好了,狼又回來了,而是不合理的放牧導致植被質量變差,狼的食物短缺才會出現的。”

遊客們感慨道:“原來如此!”

“感覺人才是這個星球上最可怕的動物。”

“園長,關於狼襲擊家畜,人狼沖突的事情,我們應該怎麽去面對狼呢?”

方野想了想:“其實現在對於這種野生動物襲擊家畜的事件,國家是有補貼政策的。

具體的方法包括規範放牧的方式、建立對狼個體的監測,將監測到動物的信息進行公開,提醒牧民注意防範,做好保護措施、進行各個方面的教育宣傳,讓牧民知道應該怎麽應對、對牧民受到的損害進行一定的經濟補償、派獸醫幫助給家畜打防疫針,減少家畜因病造成的死亡,這些方法都可以消除牧民對於野獸的怨氣。

不過實行起來也有難處,像我知道的一位雪區獸醫,宣傳給家畜打防疫針的好處,很多牧民都很不樂意,他們對這個不了解,覺得是不是對家畜有損害,或者覺得無所謂,防疫針發下去也不打。

但是有幾次比較嚴重的牛羊疫情後,他們用政府的名義給牧民施加了一些壓力,全面的打了一次針以後第二年效果很好,從那個時候起牧民就知道防疫針的好處了,會主動去打。不然牛羊就算因病死亡,牧民的怨氣還是會歸咎在野獸上。

再就是關於野獸造成的損失,這個怎麽判定是什麽動物咬死的,而不是自己病死的?可能得放紅外相機對吧,保留影像資料,這樣報損失也方便,不然可能會有虛報損失領補償的情況存在。牧民要是嫌麻煩不願意安,或者不知道怎麽弄,就得工作人員幫忙。這種還是需要長期努力的。

還有關於家畜的損害補償,一些比較珍貴的保護動物,比如雪豹咬死家畜能更方便得到補償,狼現在只在一些省份被認定為三有,可能就不太好獲得補償。”

健壯大哥嘆惋道:“誒,狼的數量都這麽少了,卻一直都得不到重視。”

“我上次逛完動物園對狼產生了興趣,去看了幾個關於狼的視頻,結果下面有不少人喊打喊殺的,說狼就應該都殺光,真給我氣笑了。”

這時候狼又在瀑布邊上鬼哭狼嚎起來,有遊客笑道:“聽園長講了這麽多,感覺現在對狼沒那麽害怕了。”

之前講狼叼孩子的中年男子還是有些不放心地問道:“園長,不過說起來,真要在野外碰到狼該怎麽做呢?”

方野挑挑眉毛:“不用擔心,真要是碰到了,首先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