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一枚硬幣的欲望12(第2/4頁)

更讓人生氣的是火野映司。

這種自以為是的善良算什麽?這種有手有腳卻要靠說謊來博得他人救濟的爛人,幫助他們又能起到什麽作用?

明明是自己辛辛苦苦賺到的錢,卻用在了這樣的地方,火野先生簡直是個不折不扣的笨蛋。

吉野順平怒氣上湧,拉走了火野映司。

那一天他很生氣,生氣到了一晚上沒有和火野映司說話的程度。可是到最後,火野映司也沒有給他任何解釋。

吉野順平沒有辦法真的對火野先生生氣,他最後還是原諒了對方。

吉野順平從回憶中清醒了過來,他看著面前的虎杖悠仁,輕輕說:“火野先生就是那種好人。他做過的事情,如果是別人做的話,我一定會覺得的那是個偽善的人,不僅偽善,而且愚蠢。可是我知道的,火野先生不一樣的。”

可是好人並不總是會有好報。

那時候他不理解,但是現在,他完全明白了。

這是火野先生的愧疚。

正因為他不是人類了,是會傷害到人類的存在,是像咒靈但卻區別於咒靈、徹頭徹尾的怪物,無法融入咒靈之中,也無法和人類為伍,所以他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那是心靈的修行,也是心靈的救贖。

與其說是為了拯救他人,不如說是——這種狀態的火野先生,如果對近在咫尺的求助沒有辦法回應的話,他也許會崩潰、也許會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

在這一刻,他忽然很想知道火野先生的過去。

在傾聽著這個故事的人,不止有虎杖悠仁,還有真人。

他當然沒有膽子跟蹤五條悟,他不知道五條悟能夠感受到咒靈的最大距離是多遠,於是他只能遠遠地跟在他們身後。原本真人是打算等五條悟離開以後,給這兩個小鬼一個教訓的。

他暫時沒有辦法使用術式,因為他也不確定五條悟是否還在附近。但只是偷聽的話就沒有關系,他不出現,沒有人能發現他。

沒想到他卻聽到了這樣的事情。

鬼使神差地,真人最先想到的事情,卻是藏在硬幣中的那個靈魂。

成為咒靈的人大多沒有理智,想必其他生物也差不了多少。

他們會陷入生前的執念之中,滿心眼裏全是痛苦和掙紮。但是火野映司卻不一樣,如果不是那天晚上和他的戰鬥,真人恐怕會以為,火野映司和人類沒有區別了。

可是事實卻又不是那樣的。

那種戰鬥的姿態,也許才是火野映司真實的模樣的,人類的外貌只是偽裝而已。

人類如果失去靈魂的話,就會變得行屍走肉,但是靈魂卻不只是局限於肉體之中。

就像兩面宿儺和他的容器一樣。

盡管兩面宿儺沒有收集到所有的手指,但是他仍然可以通過他的容器,來和外界溝通交流。真人想,如果他的身體中沒有靈魂的話,那火野映司的靈魂,一定就藏在硬幣之中。

人類的靈魂被分割開來,和死後成為咒物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

人死之後雖然還會有靈魂殘留,但是畢竟已經死了,就算再怎樣痛苦,都沒有辦法被身體感知到了。可是火野映司這種情況不一樣,他還沒有變成咒物,看他的樣子,他從一誕生開始,就已經是這個姿態了。

他是活著的時候成為這個姿態的。

而且說真的,如果沒有接觸過的話,他大概也會以為火野映司是特級咒靈。但是真人對於靈魂的研究非比尋常,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會比他更加了解人類的靈魂。

那個被火野映司帶在身邊的硬幣已經破損了,所以那個硬幣中的靈魂也理所當然斷成了兩截。那也許不是火野映司的靈魂,但是即便是在喪失理智的情況下,那枚破損硬幣中的靈魂,仍舊在保護著火野映司的意識,讓火野映司最後沒有能夠對身邊的人類下手。

有意思。

靈魂鑄成硬幣,和把靈魂當做玩具、做成怪物,哪一種行為更加惡劣一點?

誰知道呢。

在人類社會之中,流傳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人性本就是善良的化身,一切惡行都是受到了不良影響的結果。

而真人對另外一種觀點反倒是比較贊同,人類生來就擁有著許多惡行,他們會嫉妒,他們會貪婪。人終其一生都在和自己的這些惡行而戰鬥,大多數情況下,是會輸掉的,所以才需要不斷反省自身,恪守道德。

但如果沒有人類的這些惡行,也就不會有咒靈的誕生了。

火野映司如果真的曾經是人類的話,那他也一定是這樣的存在。

火野映司也會有嫉妒,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欲、望,那是他作為人類存在的證明。沒有人生來就是完美無缺的聖人。

可是火野映司和普通的人類又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