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我們的戰爭(十三)(第4/6頁)

意味著在聯軍大軍攔截住亡靈大軍、風暴教會裁判所到位前,亡靈大軍至少能平推半個克什米爾!

巴薩羅王自豪的廣袤國土、能讓大部分入侵者頭痛的戰略縱深,在來去如瘋、勢不可擋的亡靈大軍面前毫無意義!

即使趕走了塔蘭坦亡靈、消滅了萊茵的人類軍隊,克什米爾王室的顏面、他這個國王陛下的權威,都注定要被踐踏成泥!

面無血色的巴薩羅王,布滿血絲的雙眼升起噬人戾氣。

眼睜睜看著大群蟑螂在自己家裏搞破壞,不是巴薩羅王的風格!

很快,載著八位克什米爾宮廷法師的飛空艇,自王都起飛。

目標——因納得立!

亡靈大軍糟蹋他的領地、城市,巴薩羅王就要去糟蹋因納得立的領地、城市!

時速100KM的飛空艇數小時後駛出克什米爾境內,橫穿萊昂內爾公國,進入奧狄斯領東部。

奧狄斯領東部群山,三人一組搭档、百無聊賴地守在山頭上聽收音機看雜志的民兵,耳邊響起“滴……滴……”的示警聲。

“嗯?!”

三位民兵同時跟被針戳了屁股一樣彈起來,飛速奔跑到他們這個小組負責的古怪儀器前,屏住呼吸、睜大眼睛,仔細查看用架子固定在儀器旁邊的平板電腦上顯示的監控畫面……

經過簡單培訓的民兵就能正確操作的這台土黃色的、小巧的儀器,是一台民用便攜式地面監測雷達。

非接觸遙感監測,無需安裝設施;基於主動微波技術手段,不受雨雪霧惡劣天候和晝夜光照影響;監測距離量程達六公裏,可360°全方位監測。

總重量約15公斤,整機電源功耗不超過50W(每小時耗電0.05度,帶個太陽能電板就能支持運行),便於攜帶、能在任何地形環境下展開使用。

這款在地球位面通常應用於水利、地質、護路、礦山的民用雷達,用來監測飛行高度普遍在五千米以下、時速低於100KM的飛空艇&施法者&飛行坐騎,效果必須給力。

因多種原因未能順利進入人民軍、沒法兒參加戰鬥任務、只能留守後方的民兵們蹲守多日終於等來目標,一個個連呼吸聲都粗重起來……忙不叠用電台給後方發送不明飛行物坐標點。

多個蹲守東部承擔預警任務的民兵小組,先後向後方發回電報。

四十分鐘後,聯邦方向飛來的飛空艇進入摩西港上空,數台對空消防用火O炮也對準了這個慢悠悠地飛行、沒有做任何反雷達措施保護的空中標靶……

巴薩羅王試圖采取的血腥報復,與摩西港上空的飛空艇,同時炸成了天邊並不浪漫的煙花。

同一時刻……親自前往前線的楊秋,先地面部隊一步飛抵克什米爾東部上空。

掏出地圖對比了下地形,楊秋在空中轉向,往克什米爾最繁華的東部領地飛去。

在一座只聽過名字的城市附近降落,楊秋查看了下玩家大軍的方位,沒急著去跟那幫二哈匯合,信步走向城郊墓園。

這個世界的喪葬“文化”並不興盛,大部分墓園在使用個一、兩百年後就會被廢棄,或是被“翻新”——將已經沒有家屬祭奠、“續費”的舊墓挖空、白骨集中填埋,換上一層新土,重新作為墓地出售。

楊秋在城郊墓園中轉了幾圈,並沒有找到符合他期望的墓碑,幽幽嘆了口氣。

“好吧……反正本來就只是心意,就不必去拘泥於形式了。”

楊秋在墓園中找了片空地,取出裝著嬰兒木雕的盒子,放到地面上。

靜靜地站了會兒,他又收起木盒,往城市走去。

聖卡內加,克什米爾東部最繁華、最古老、最具文化沉澱的古老城市。

這座城市的歷史可追溯到上一次諸神之戰前、風暴教會尚且只是個地方教派的年代——那時的拿巴倫大陸東部還不存在諾斯克聯邦這個龐然大物,克什米爾王國和萊昂內爾公國還是屬於另一位正神的教區。

歷經多次維修和重建擴建的聖卡內加城,還保留著少許前代正神的痕跡……城中部分平民居住的街區,鋪在街道上的石板路面,偶爾能看到那麽一兩塊銘文被磨平的、前代正神時代的神殿石板。

楊秋在城中轉悠了半個多鐘頭,穿過一條古老的石板街,來到一座已經有些歷史的大屋前。

這座大屋仍有人家居住,不過門牌上的姓氏很陌生。

楊秋在大屋門前多站了會兒,一位警惕的男仆便主動從院子裏出來,打量了下鬥篷下穿著正裝、看上去像是位紳士的陌生人,神色稍微緩和了些,客客氣氣地道:“先生,您找誰?”

“我聽說,有位知名的雕刻家曾經住在這兒?”楊秋歉意地一笑。

“啊,您是說馬裏恩夫人吧。”男仆似乎已經不是頭次遇到這樣的陌生來客,客氣地道,“是的先生,這裏確實是馬裏恩夫人的舊居,不過在馬裏恩夫人去世後沒多久他們家就把房子賣掉了,那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兒了。如果您對馬裏恩夫人的後代感興趣,可以去南大街第二條石板巷那邊看一看,據說103號古董店的經營者是馬裏恩夫人的後代,偶爾能看到那兒擺出馬裏恩夫人的作品來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