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戰前準備(一)(第2/3頁)

貧民窟住戶當前的具體人數,也順帶給統計出來了。

“保守估計,現在貧民窟裏留存的住戶大約有二十六、七萬人。”

一早上的時間搭建出來的前線營地裏,緊張地核算了一遍粉條消耗數字後,親自來前方坐鎮的後勤司大管家米婭女士擦著汗道:“比我們之前掌握的數字少了很多,少的那部分人,應當是下到鄉村去打秋收零工去了。”

米婭女士的助手、後勤司幹員班點頭道:“應該是,我去幫忙送粉條和水、湯料的時候觀察過,住戶裏面青壯年男性很少,絕大部分是女人,老人和小孩。”

從新鎮跟過來幫忙的一名幹員也道:“我聽約翰說過,他以前每年都要在秋收時期下鄉去呆上一個多月,不然就沒有過冬的糧食,這裏的貧民區住戶大約也差不多。”

“青壯少也是好事,至少不會被城裏的貴族裹挾上戰場。”米婭女士點頭道,又轉臉看得力助手班,“我們來了一早上,城內有沒有反應?”

“暫時還沒看見動靜。”班回道,“半小時前我去南城門看過一次,城門還開著,還有洗衣場的人從城裏拉衣物出來,進城打零工的人也在正常出入。”

“這裏的老爺們反應可沒有那麽快,搞不好連咱們人都到城下的事兒都還搞不清楚呢。”從新鎮來幫忙的那名幹員諷刺地道,“你們是絕猜不到這兒的人做事有多拖拖拉拉的,九月份的時候沃爾頓先生就收到杜塔塔城稅務司的信函,聲稱要來人監督秋稅,結果沃爾頓先生做足了準備、又等了大半個月,人都還沒到……也就兩百多公裏路程,就算是蝸牛,爬也該爬到了吧?”

米婭、班等人不由失笑。

班笑著道:“我看,倒不見得是稅務司有多麽拖拉,這幫人幹別的事兒不積極,收稅可是很積極的。估計是以為那塊兒荒原第一年開荒種不出多少糧食,所以才興趣缺缺。”

“有道理。”新鎮來的幹員樂道,“也幸好他們不知道咱們有多能種糧食,不然老早把這裏的貧民遷去開荒了,那還不知道要白白被他們害死多少人。”

華夏人以為的開荒,和這個世界的開荒,有隔著次元的認知偏差……

在華夏人的觀念裏,開荒是偉大的,也是艱難、困苦、物資窘迫、吃苦受累、披荊斬棘的。

可這個世界的開荒,是要命的。

貴族老爺們如果認為某塊區域有開荒價值,通常的做法是,準備一批物資,招募一批流民,再派出幾個得力的管家執事,便只等著這塊荒地被流民開墾成良田、獲得源源不絕的農業產出。

開荒前期的投資,對於貴族老爺們來說,就是最大的成本。

可對於被招募……不,被征用的流民來說,開荒的成本,是他們的命。

貴族老爺可不會跟他們簽訂五險一金的用工合同,不會提供任何醫療保障,甚至連開荒期間的一日兩餐究竟能不能吃飽,都要看負責管理他們的管家執事還願不願意當人……

一座擁有數百畝良田的農場從荒地之中崛起,貴族老爺可能支付了幾百上千金幣的代價,而真正參與開荒的流民,付出的可能是幾條,乃至十幾條人命。

更離譜的是,因為這些流民是被征召來做事,開荒出的土地也並不屬於他們,他們完成了開荒,所得到的,只是身份上從流民轉化為農奴……

封建時代的華夏上層,尚且知道要讓遷移開荒之民擁有開荒之地,之後再花上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慢慢盤剝開荒之民、將稅賦轉嫁於他們、兼並他們的土地……雖然結果仍舊相等,但至少吃人時的姿態會更“體面”一些。

這個世界的貴族階級也講究體面,只是這個體面,哪怕是故作姿態的偽善,也仍然不會朝向下等人。

閑話幾句,在帳篷裏稍作休息的人們又分頭離開做事。

這個世界的底層平民大多每日只用兩餐,早上吃過一頓粉條,中午就不會再進食了;不少住戶一邊回味著粉條口感和小菜帶來的味覺刺激,一邊回復到平時的生活節奏,手腳不停地忙起糊口的活計。

城內人被奇娜·達西和科爾森·奧尼爾在報紙上刊登的宣戰宣言搞得心神不寧,城外貧民窟裏的人可不關心那些——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人,甚至壓根就不知道有這事兒。

像往日那樣勞作起來的住戶們,口中討論的都是貧民窟外那個多出來的大營,和那些看上去很友善、願意用超乎想象的低廉價格賣食物給他們的因納得立人。

離城門不遠處,一座由土墻圍起來的小院裏,正利用簡單的工具加工著皮具的十多名本地手工業者,就正興致勃勃地討論著那群因納得立人。

懂得加工皮具的手藝人大多都是在貧民窟裏收入還不錯的成年男性,這些有一定“社會地位”的皮具匠人大聲討論時,附近的住戶也湊了過來,要麽拿著手工活計混進院子裏,要麽坐在門口,津津有味地聽著他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