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鄉村公共馬車(第3/3頁)

鎮中大道南段、靠近城門方向,從126號到131號的門店,全是面向農戶的收購點。

馬車停穩,老農夫便招呼兒子下車,兩人一塊兒把掛在車廂外側大鐵鉤上自家的幾麻袋玉米卸下來,父子倆一塊兒往收購點內搬。

農夫們卸貨時,收購點附近的治安隊員會走過來,站在馬車不遠處,虎視眈眈地盯著所有路過的人。

擱在以前,進鎮賣糧食的農民會不會被人順手牽羊偷走一麻袋玉米半袋子大豆啥的,並不歸民兵們管;但現在吧,如果出現盜竊情況而抓不到小偷,那治安隊全員都得扣獎金,這可沒誰受得了。

老農夫的目標是126號門店農產品收購點,這處收購點的負責人是位性格爽朗的年輕男性文員,老農夫早前進鎮繳稅時和這位文員說過話,覺得這位文員是位好人,不會克扣他家玉米的斤兩——這種事情在馬庫斯男爵的管家管事兒的時候,是很常見的,一百斤玉米上了人家的稱,最多只有八十斤。

“八十四斤大豆,六銅幣一斤,合共是五個銀幣零四個銅幣。”老農夫家的貨過了稱,126號門店的文員便拿著個本子,快速地給老農夫父子算賬,“322斤玉米,因為沒脫粒、帶著核,只能給你們算0.7個銅幣一斤,合共是225個銅幣,兩個銀幣和25個銅幣。”

“誒,玉米不脫粒的話價錢不一樣嗎?”老農夫吃驚地道。

“是啊。”文員點頭,“我們收玉米是用來打玉米粉的,沒脫粒的玉米要去除毛重,還要多加一道工序。如果你們願意自己脫粒再賣的話,仍然是一銅幣一斤。”

接著,這位文員指了下旁邊的空房間:“那裏有脫粒的工具,你們可去先過去脫粒了再來結算。”

老農夫不由一陣遲疑……他們父子倆個一起給玉米脫粒,這麽多曬到幹透的玉米半天功夫不一定幹得完,要是留在鎮上過夜,那花銷可就大了。

“算了,就這麽賣吧。”老農夫只得忍痛道。

文員很理解這些農夫不願意花錢在鎮裏住宿的心情,給他們父子倆結算了貨款。

“現在天色還早,你們要是不急著回去的話,不如留我們這兒打個零工?”算好錢,文員看了看父子倆標準勞動人民的體格,又熱情地招攬道,“玉米脫粒一小時的工錢是兩個銅幣,去鎮中大道新工廠區那邊打零工的話是一小時三個銅幣,主要是幹些清掃和搬運機器的體力活,我們還包一頓工作餐。”

老農夫驚得眼珠子都鼓出來:“給玉米脫粒還有錢賺?!”

在鄉下,給曬幹玉米脫粒這事兒吧,大家都是免費互相幫忙的,唯一的好處是能把自己脫了粒的玉米核帶走,拿回家當柴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