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二銅大賣場(第3/4頁)

“今天盡幹數錢這活兒了。”負責做賬的女文員收好賬本,和同伴開著玩笑道,“我小時候做夢都想每天啥也不幹,就數錢幣玩,現在才知道,數錢也難著呢。”

男文員也笑:“可不是呢,這錢可真沉。”

隨意說笑兩句,兩名體型仍然瘦削的文員又再度投身到二銅大賣場的戰場中……

二銅店的商品,是雷克斯從楊那兒“批發”過來的。

這些來自世界工廠的日用百貨,出廠單價大多在RMB一塊到兩塊錢左右,投入這個世界的二銅賣場,除了賺錢外,還要擔負起回收銅幣、保證威斯特姆貨幣流通的重任——畢竟錢這個東西只有流通起來才有價值,如果本地人賺到錢卻把錢裝罐子裏往土裏一埋,那就毫無價值。

嗯,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雖然趙蓁蓁領著休閑玩家們賺回來大量金幣、可用於結算威斯特姆本地的所有稅收,但威斯特姆還是很缺銅幣和銀幣——金幣這玩意兒面額太大,在回收農戶糧食上面是派不上用場的。

沒有足夠的商品盡可能把流向民間的貨幣流轉回來,鎮政廳就得鬧錢荒了。

和這些日用百貨一樣承擔起貨幣流通重任的,還有雞蛋。

鎮裏的雞鴨孵化場目前只有提供大量雞鴨苗、為民眾提供家庭散養雞鴨補充肉類消耗的作用,離大批量產蛋還遠著,所以吧……雞蛋店裏賣的蛋,其實都來自華夏國G省各大養殖場。

華夏國的雞蛋市場飽和到什麽程度呢?只看那些層出不窮的欺詐團夥拼命送雞蛋拉人頭就知道了——華夏國蛋雞存欄量與雞蛋產量分別占世界總量的 39. 25%和42. 04%,雞蛋出口比重卻很低,僅僅占0.5%,絕大部分養殖場出的雞蛋都只能指望內銷。

2015年起,華夏國的雞蛋市場就飽和到供求平衡失衡的程度——15年春節期間,部分地區的雞蛋的“身價”就跌破了四元大關……注意,是一斤四塊錢。

楊秋表示要吃下大批量雞蛋,個頭不論、不要求農家蛋、儲存時間久點的陳蛋也沒關系時,肉聯廠的業務員差點沒抱著他的大腿喊親哥……

當然,哪怕出現在威斯特姆市場上的商品最主要的功能都是為了回收貨幣,這些商品的流入對本地人的生活影響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大量的廉價雞蛋。

這一點,即使是對威斯特姆心存偏見的沃爾頓,也不得不承認。

這個世界的絕大多數鄉鎮,都存在普遍的營養不良問題——走在街上,是看不到幾個胖子的。

豐饒的秋天結束,緊隨其後的是冬天。

哪怕萊茵王國位於大陸中部靠南位置、冬天並不漫長,但對於存在長期性營養不良、風險承受力低下的底層民眾而言,冬季這兩個多月仍然是一年中最難渡過的時日,比青黃不接的四、五月還要難熬。

一銅幣能買到三到四個的廉價雞蛋,兩個銅幣就能買到的充饑面餅(沒料包的方便面面餅)和小包裝袋裝鹽,不知能救回多少命來。

只是這兩類保命商品,就能為威斯特姆換來巨大的、豐厚的無形資產——來自民眾的信任。

而民眾信任,才是任何位面、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統治者,最重要的財富。

當威斯特姆的人們歡喜地享受著這個比以往的每一年都更加讓人喜悅的秋季時,相鄰的因納得立城,卻是另一番景象。

因納得立北城門外的騾馬市場,往東面走兩百米左右,便能看到一大片由極其簡陋的木頭棚戶構成的貧民區。

這些密集搭建的棚屋,緊挨著因納得立城,但又不屬於因納得立——因納得立的市民是不會承認這些人跟他們是同鄉的,同樣,這裏的人無需像市民那樣按家中最年長男主人的收入繳納人口稅……他們基本是拿不出錢來的,最大的財富,不過是木頭、石塊、泥巴、竹片和草席搭建起來的棚屋。

此外,這裏的人也不用繳納農稅……因為他們並沒有土地。

住在這片棚戶區的人,有的是失地農民——欠了當地領主糧稅或是別的債務且無力償還、被收走土地抵押借款,因而失地。

有的是因年老、身體殘疾、疾病、或是犯下過錯而被城中雇主解雇趕走的仆人、小工、工人——年輕力壯的人還能找到下家,哪怕身上有點小毛病也行;可若是失去勞動力,那就走投無路了。

有的,是有過不光彩記錄的罪犯——偷過東西、傷過人、又或是有別的負面記錄的人,便很難在城中找到正式的工作。

有的,是因窮困而無法在城中找到居所,不得不一步步退到城外棚戶區來的窮人——北城區最便宜的日租公寓每天也需要支付五個銅幣的床位費,對於日收入低於十銅幣的窮困群體而言,交了這筆床位費,也許他們就沒錢填飽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