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漢克一家(第2/3頁)

山姆最感激的人是自己的母親漢克太太,如果不是母親繼承了爺爺的手藝活兒,那麽他根本不可能享受到生活無憂的童年和少年時代,也許十五、六歲時便進入了某家工坊做活兒。

山姆總是把他那份豐厚的薪水全帶回家,有了他源源不絕地拿回來的錢,漢克太太的日子輕松了很多,這幾年都不必像以前那樣熬夜趕工、還治好了眼睛,也有余力給自己和女兒的裙子多加一層漂亮的薄紗。

在山姆被俘失聯期間,漢克太太差點兒把好容易治好的眼睛哭壞,要不是親友們都竭力勸阻,她搞不好就冒著風險跑去威斯特姆看兒子了;兒子能安全返回是漢克太太最高興的事,被強制退役後山姆意志消沉,也是漢克太太一直鼓勵著他振作起來。

看到被憲兵押送回來的山姆,漢克太太立即從店內跑出來,緊緊地抱住兒子。

“太好了,山姆總算回來了。”隔壁店鋪的老鄰居們聽見漢克太太的哭聲出來看情況,見到被憲兵隊帶走的山姆,都很替他們家高興。

押解山姆的憲兵冷漠地看了眼圍觀的街坊們,沒有為山姆稍作隱瞞的意思,當街對漢克太太宣讀了軍法司對士兵山姆·漢克的流放令。

圍觀人群瞬間嘩然,齊齊倉促退後,生怕被漢克家牽連,漢克太太這個小婦人更是驚駭得差點兒站不穩。

“怎麽這樣,怎麽會這樣?”漢克太太驚恐萬分,試圖向憲兵求情,“先生們,這裏面是不是有什麽誤會?我的山姆從未做過錯事,我們家一直都老實本分,我們沒有錯啊?”

“這是吉姆·漢克自己的要求,太太。”憲兵不耐煩地甩開漢克太太的手,“是他們要返回威斯特姆。”

“我、我們不去了,山姆,我們不去威斯特姆了,我們留在這兒,行不行?”漢克太太驚惶地拉著兒子,苦苦哀求。

山姆沉默不語。

“這是團長閣下和三世閣下的命令,太太。”憲兵嚴厲地道,“可不是你們想反悔就能輕飄飄帶過的,你們將三世閣下置於何地!”

聽到三世閣下這個稱謂,漢克太太頓覺眼前一陣暈眩。

接下來的半天時間,於山姆本人和漢克一家而言,都像是一場噩夢。

他們必須在天黑前收拾好家當離開因納得立,並被永久禁止返回——這麽嚴厲的流放命令,讓所有人都對他們一家避之唯恐不及;當漢克太太哭泣著想把帶不走的家當送掉時,相處幾十年的街坊鄰居全都大門緊閉,生怕跟他們家沾上半點關系。

漢克太太失落地把沒送出去的家當抱回家,對全程被憲兵看守的山姆哭訴:“之前把你帶回來的豆腐果子送出去時,他們可不是現在的樣子。”

山姆搖搖頭,沒有說話,只把力氣都用在打包行裝上。

天色變暗前,由憲兵隊看押的馬車來到瑪麗街,憲兵們粗暴地把倉促打包好物品的漢克一家趕上車,和另一家同樣住在瑪麗街的士兵家庭一起,往城外送。

漢克太太一手抓著自家的行李,一手拉著小女兒縮在馬車角落,惶然地看向車窗外住了幾十年的老街道。

鄰居們無人出來相送,只有幾位交好的太太悄悄開了窗戶一角,小心翼翼地、偷偷地向他們揮手絹。

漢克太太再次痛哭出聲。

四十三名士兵和他們的家人皆是如此在天黑前被趕出城、丟在城門外的騾馬市場廣場附近,有些人家的親友得到消息匆匆趕來相送,一時間,騾馬市場哭聲震天……

像山姆家這樣因為老一輩的長輩已經過世而分家的小家庭還罷,有些士兵是那種家中最年長的男主人仍然在世、沒有分家的大家庭,十幾口、幾十口人因一個人的幹系而全都被從城市中驅除,那混亂程度簡直難以描述——還在騾馬市場呢,就有幾家人因內部口角大打出手。

一片混亂中,有幾個老兵站了出來,讓所有人家匯合到一起,租借騾馬市場的大車連夜搬遷——無論如何,這些士兵都是知道威斯特姆的情況的,他們都相信到了威斯特姆一切問題都能解決。

有些士兵的家人已經認命,有些士兵的家庭情況比較復雜,說起往威斯特姆搬遷一事便再度吵鬧起來。

吵吵嚷嚷中,有幾名士兵的大家庭當場分家,一部分家人隨行前往威斯特姆,一部分家人前往別的村鎮謀生。

山姆找了家人合租馬車,兩家人的家當都裝到車上,女人和小孩擠進車廂裏,男人們只能跟著馬車步行——一下子租車的人太多,騾馬市場租車行借機漲價,大家都舍不得多掏那筆錢。

折騰到快到晚上八、九點的功夫,臃腫的車隊才開始出發。

離開因納得立前,拉著小女兒擠在車廂角落的漢克太太不住回頭看熟悉又陌生的因納得立西城門,淚流不止:“你的叔叔們送都不來送一下……早知道就不把你帶回來的精鹽和香料分給他們了,賣給雜貨鋪都比送給這樣的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