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亡靈版文藝慰問(第2/4頁)

村民們日常的食物……是土豆。

平時吃野山椒土豆泥,山上有應季野果時就是各種水果土豆泥,稍微加點兒鹽調味就行。

村莊周圍挖的大坑能陷住不長眼的野獸時,又或是哪家的孩子抓到田鼠、撿到兔子蛇之類的,村民們的木碗裏才能看到肉和動物油脂。

整個村子就是非常原始,原始到讓人難以想象距離這座村子不到三十裏外就是部分街區通電的威斯特姆鎮,不到百裏外就是有電力有煤氣、住著幾十萬人口的因納得立城……

這座村子的“窮根”問題,已經走訪了二十一座村子的雷克斯這次不用紀棠提點都看得出來——缺水,缺好地。

威斯特姆領地並不缺水,因毗鄰索倫森山脈的關系,無論地下水還是河水都相當充沛。

但水資源充沛和居住於此地的人民能否充分利用水資源是兩碼事——比如離人口密集區(鎮上)最遠的背山村,為了抵禦野獸不得不選擇住在山上、耕種山下的田地。

遠離了貫穿威斯特姆領地的主要河流,只能利用一條小溪取水的他們便沒法子種植小麥(小麥還是很需要澆灌的),只能種耐旱的土豆和大豆;能較為安全地耕種的只有山下的田地,他們也就沒有辦法輪耕休耕養地力,只能按著祖輩摸索的經驗,同塊土地上大豆和土豆輪換著種。

聽沃克村長緊張兮兮、磕磕巴巴地講了半天詞不達意的、需要費力去理解才能明白他想表達什麽的話,雷克斯不得不無奈地表示他不是來征民夫的,威斯特姆不打仗——看來之前的領主們都放棄了把這個村子當成能征稅的地兒,要不打仗估計都想不起來這地方還有人。

大致了解了下背山村的情況、把這座村子的人口記了個大概,回程時,紀棠便對雷克斯道:“這個村子要就地脫貧是很難了,引水工程耗費太大,以威斯特姆領地的財政情況我估計幾年內我們沒經費做這種事。要解決背山村的困境,目前看來只有整村搬遷這一途徑。”

雷克斯默默點了下頭,喟然長嘆。

“我總以為是因為領主官員不夠廉明才會讓人們生活困窘,紀棠,果然是我的想法太過天真了吧。”雷克斯憂郁地道。

“你的想法,也並不是說就全都不對。”紀棠安慰道,“只不過不同地區的貧困有不同的因素,並不是全靠官員廉明就能解決全部問題罷了。清廉,道德,不是萬能藥,能做事、有做事的決心才是最重要的。”

雷克斯點點頭又搖頭,還是一個勁兒的長籲短嘆。

對雷克斯這副反應吧,紀棠非常能理解……

不管在哪個位面,貧困問題,都是個最“容易解決”,也最難解決的問題。

說最“容易解決”,是因為在部分人來看,解決貧困問題只要做做慈善就行了——比如地球上的慈善活動,發達國家的慈善組織跑第三世界國家去給當地人送食物、送藥品、送衣物,找記者拍幾張貧困人民收到食物時感激涕零的笑臉發表,心靈就得到滿足了,對貧困人群的義務就算是盡到了,拍拍屁股回家又可以心安理得享受文明世界了。

這種連治標不治本都不算的扶貧活動,是真心沒啥太大作用——國際慈善機構每年往非洲印度送糧送醫,慈善老幾十年了,非洲人該挨餓挨餓,該生病生病。

當然了,也不是說這種救濟式慈善真就沒有任何意義……起碼貧困人群還是能得到那麽點兒實惠的,順便還能解決某些慈善機構人員的豪車豪宅問題,又或是幫身家豐厚的富豪合法避稅。

會有人說那幫搞慈善的人道組織出發點是好的,本心是善意的,這些組織裏面確實也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做出了偉大的事,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那麽問題來了,這些組織裏面真正做實事、真正有心解決貧困問題的那一小部分人,是真的不懂第三世界國家貧困的根源在哪嗎?

地球人已經過了把知識壟斷成資源的社會階段,黑叔買個廉價華夏智能機找個能上網的地方都能了解外面的世界,擁有充足資源、開闊眼界、又有能力往第三世界國家投放食品藥物甚至派醫療隊過去的國際人道組織,是真的不懂當地人需要什麽嗎?

說白了,不過是在艱難的道路和容易走的道路中趨利避害罷了——華夏式扶貧的成功全球都看得見,慈善了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那些個國際組織為啥不學習一下先進經驗,道兒多著呢。

雷克斯是個願意做實事的理想主義者,至少從名義上成為這塊土地主人的他是真心想要改善威斯特姆領民們的生活,他並不將偏遠鄉村人口歸類為文明累贅、社會包袱、急需被淘汰的落後份子,那種送點物資完成自我滿足就拍屁股走人的最輕松的“扶貧”選項,必然不可能出現在他腦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