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文探花武狀元)(第2/3頁)

他對沈琢沒有芥蒂,但確實不能讓韓統的奸臣血脈玷汙了沈家未來的爵位傳承。

改立世子的詔書送到護國公府,太夫人看著不怒反喜的長孫沈琢,心一陣一陣地疼。無論沈琢還是沈牧,都是她的嫡親孫子,但以前的韓氏對她十分恭敬,言聽計從的,而二兒媳宋氏仗著出身皇族,對她只有表面的客氣,所以,鑒於兒媳婦有親疏,太夫人便最喜歡沈琢。

僅僅一年,最疼愛的孫女沈明漪成了寡婦,最器重的長孫沈琢也辭了世子之位,太夫人真是憋悶。

她憋悶她的,沈琢立即去莊子上,將韓氏、韓錦竺接了回來,只是,縱使回來,因為韓家,她們也只能深居護國公府,再難出門做客了。

正月就這麽過去了,二月裏,加試的文科舉春闈率先開始。

等到三月武科舉開考時,文科舉也發榜了,緊跟著就是殿試。

溫嬤嬤根據周老來教書時的神情,笑著來找虞寧初,道:“看周老喜氣洋洋的,周家三公子八成中了進士。”

虞寧初對周既明上次的失禮窺視沒什麽好感,但她敬重周老,當天下午周老授課結束,虞寧初特意讓溫嬤嬤將周老請到了廳堂,詢問周既明的春闈情況。

周老笑得燦爛,話說得很謙虛:“犬子還算幸運,中了探花。”

溫嬤嬤吃了一驚,就算都是進士,狀元榜眼探花也是遠遠強過其他進士的,普通進士還要進翰林院學習一段時間,狀元榜眼探花卻是直接授官,像周既明的探花郎,封的便是翰林院正七品的編修。同樣是正七品,留在翰林院又比外放做知縣強了百倍。

溫嬤嬤算了算,周既明今年剛二十一歲,如此年輕,前途不可限量呢。

虞寧初含笑聽著,心想,周既明雖然有那麽一絲不規矩,但他能考上探花,這份才學並沒有摻假。

能教出三個為官的兒子,虞寧初對周老更加敬重了,叫溫嬤嬤包了十兩銀子送給周老,算是賀禮。

周老推辭不了,再三拜謝,回家去了。

隨著周既明高中探花,周家的門檻也快被媒婆踩爛了,有各路富商想把愛女嫁給周既明,亦不乏官老爺們想招周既明為婿。不過,周老回來時已是黃昏,天要黑了,媒婆們早都走了,只有周母、周既明母子倆坐在廳堂,等著周老回來共用晚飯。

周老笑眯眯地將十兩銀子放到了妻子面前。

周母見錢眼開,高興道:“哪來的?”十兩銀子,對周家來說是一筆很大的外財了。

周老道:“虞家大姑娘聽說既明中了探花,特贈我十兩銀子慶賀。”

周母一想就通,美滋滋道:“你教出了一個探花兒子,從今以後名聲更廣,虞家當然要巴結巴結你,免得你推了他們家的差事。”

周老皺眉,瞪了妻子一眼:“胡說什麽,虞大姑娘孝順知禮,贈我賀禮不過是人情往來罷了,若咱們家的仆人家中有喜事,我也會贈他們銀子,你啊你,真是愚笨淺薄,難登大雅之堂。”

周母挨了一通數落,神情訕訕。

周既明沒有聽父母的爭執,目光始終落在那兩錠雪花銀上。

虞姑娘贈父親銀子,會不會是在暗示他什麽?她根據他上次的窺視知曉了他的情意,如今他高中探花,她認為他是如意郎君,所以用這十兩銀子提醒他去提親?

腦海中浮現出虞寧初如花似玉的模樣,周既明心中絞痛。

如果沒有昭元帝追封她母親的聖旨,他一定會去提親,可,虞姑娘得罪了鄭皇後,也就相當於得罪了未來的太子,待太子登基,他正是四十來歲資歷可封尚書閣老的時候,如若鄭皇後在兒子耳邊提醒一兩句,他便徹底斷了晉升的可能。

一邊是世間罕見的美人,一邊是大好前程高官厚祿。

周既明痛苦地做了選擇。

沒過幾日,溫嬤嬤與周老閑聊的時候,就得知周家接受了一位伯爺的提親,即將迎娶伯府貴女。

周老心中坦蕩,家有喜事就說了,溫嬤嬤笑眼聽著,其實憋了一肚子火。

微雨跟她說過,周既明對姑娘有點意思,溫嬤嬤就想,雖然周家門第不高,但周既明年輕有本事,若周既明來提親,姑娘下嫁也值得。

誰曾想,周既明對姑娘不過是見色起意罷了,一旦有了攀高枝的機會,就把自家姑娘忘了。

不僅溫嬤嬤,微雨得知此事,也很生氣。

怕氣到姑娘,一老一小默契地隱瞞了此事。

可虞寧初哪有閑心去惦記一個她根本不曾在意的周既明,因為沈明嵐來了,還帶來了沈闊托沈明嵐傳給他的口信兒,什麽“表妹你等著,我肯定會拿到武科舉的前三名”。

虞寧初一臉復雜。

沈明嵐捂著肚子笑,一邊笑一邊澄清道:“我只是替四哥傳話,可沒有幫他的意思,哈哈哈,阿蕪你是沒看見,他跟我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可認真了,認真到我都不好意思打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