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荊禾一行人一頭霧水。

“夫人, 您是打算在這兒煮飯嗎?”荊禾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林初雀躍的心情卡了一卡, 她正色道, “咱們煮鹽!”

此言一出, 黃臉大漢一行人都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色。

“這……這怎麽煮鹽?”隨行的人忍不住開始竊竊私語。

林初也不知道怎麽跟古人解釋制湖鹽, 古代制鹽,大多分為海鹽和井鹽兩種。沿海地區的百姓,在臨海地段開辟鹽田,將海水放入後圍起來,利用日曬蒸發水分, 待鹽自然析出後取鹽。內陸則主要是制鹽井, 在含鹽量高的地方鑿一口井, 從井中取出鹽分高的鹵水, 通過蒸煮的方式將水蒸發掉取鹽。

提煉湖鹽的技術在這時候還沒被發明出來。

想著過多解釋不如直接制造出湖鹽來更有說服力, 林初道, “在我家鄉那邊有一種用湖水煮鹽的方法,大家按我的法子去做便是。”

黃臉大漢一行人面上還是懷疑居多,可是已經翻山越嶺爬到這連青山來了,不如就試一試。

一行人很快按林初的吩咐架起大鐵鍋,又在附近找了幹枯的樹枝生火。

林初帶著幾個大漢走到湖邊,西北地區秋冬季節降水量格外少,這鹽湖經過長期蒸發,水位下降厲害,原來被湖水淹沒的地段,現在裸露了出來, 覆著一層沾滿水垢和青苔的鹽石,這是沉澱下來的鹽石,也稱為湖鹽提煉中的原生鹽,不需經過加工即可直接挖取。

林初讓大漢們把那凝結成塊狀的鹽石搬上來,刨去上面的青苔水垢和一些其他的大塊雜質,看到刨開青苔和水垢露出土黃色的鹽石,大漢們都興奮不已,古代的鹽提煉並不純粹,一些窮苦百姓家裏用的鹽,還含有許多雜質,看著就是這個顏色。

“咱們有鹽啦!”一個大漢狂喜大吼,留在岸上生火的一些大漢聽到這呼聲,也都一窩蜂的跑過來看。

林初好笑揉了揉眉心,道,“這些鹽現在還不能直接用,把它用白絹布包起來放進大鍋裏煮散。”

黃臉大漢一行人沒想到林初竟然真的知道制鹽之法,眼下都對她言聽計從,搬了好幾塊除去雜質的巖石,用白絹布一裹,打了個死結丟進大鍋裏煮散。

眼見包著白絹布的鹽石慢慢變小,最後整塊絹布都浮了起來,林初才讓荊禾他們把白絹布撈起來。

鹽石在幹涸結成晶體的過程中,融進了不少泥沙和其他細小的雜質,將鹽石煮化,再過濾一遍,就能除掉泥沙之類的不可溶性雜質。

林初考慮到這裏條件有限,一口大鐵鍋煮沸之後,鍋沿燙得驚人,怕是沒人能端起來倒進另一口大鍋裏過濾,就直接用白絹布包住鹽石丟進去煮,鹽遇熱自己會融化,殘留在白絹布裏的就是泥沙之類的雜質了。

除去泥沙之類的雜質,鹽水裏最多的應該就是一些礦物離子,林初又從包袱裏翻出她帶過來的面堿,面堿是平日裏做饅頭和面的時候加一點,屬於堿性物質,能和許多礦物離子反應使之沉澱。

她給鹽水裏加這加那,看得荊禾等人一愣一愣的,不多時鍋底就出現了許多白色沉澱。

條件有限,這些沉澱是無法過濾掉了,不過好在沉澱顆粒很大,煮鹽的過程中它們會自己沉澱在鍋底,到時候食鹽析出,裝袋的時候不要鍋底那一層就行了。

這一鍋鹽水本就是成塊的晶體鹽石加少許水高溫下融化的,大火之下,蒸發掉水分沒用多少時間,眼見鐵鍋裏的水一點點變少,最後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的析出了白色的晶體。

那白生生的食鹽,幾乎跟雪一個色澤,看得眾人目瞪口呆。

“夫……夫人……,這是鹽?”荊禾激動得話都說不利索了,自從到了這關外,她就再也沒見過這樣的精鹽,只有曾經永安侯府鼎盛之時,才享用得起這樣的精鹽。

林初笑道,“自然是鹽,先用袋子把這些鹽裝起來,趁著天色還早,咱們再煮幾鍋!”

大漢們看見制出了鹽,一個個也興致高漲,做起事來格外麻利。

荊禾激動得無以復加,用手撚了一點放進嘴裏嘗,雙眼瞬間放亮了,“夫人,這鹽沒有苦味!”

古人制鹽,自然不會懂太多的化學原理,能過濾一遍濾去浮渣就是精鹽了,食鹽裏含了許多礦物質,會導致口感又苦又澀,林初用面堿使那些礦物質大多都沉澱了,自然沒了那苦感。

黃臉大漢是個警惕的,他武功高強,雖然沉浸在制出了鹽的喜悅裏,但他還是覺出了不對勁兒,喝到,“有人上山!”

一群人瞬間警惕起來。

林初看著煮到一半的鹽鍋,眉心擰了擰,道,“你們留下幾個人隨我把這鍋鹽煮完,其余的去看看。”

有了之前煮鹽的經驗,現在煮第二次的時候就快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