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完全不一樣的綠洲(第4/6頁)

桃桃眼睛一亮,“真的?”

“那可不!”周春妮喜上眉梢,壓低了聲音說道,“……當初我們當家的說了,要是我能完成他定下的學習目標,就家務活他全包……結果他還真的全包了!不過,我也沒舍得真讓他一個人幹完活計……”

說著,周春妮面上一紅。

桃桃哈哈大笑,低頭看了看周春妮的肚子,又問:“那你是決定在家裏生了?”

“嗯,在家裏生!”周春妮說道,“咱不矯情、也不害怕,這村裏哪個女人懷孩子都是在家生的,我也已經生了三個了!”

“那東西都備齊了麽?”桃桃又問。

周春妮,“也沒啥好準備的,就是跟幾個熟悉的人說好了,到時候我這兒一發作,她們就過來幫忙!”

然後她又問桃桃,“你預產期什麽時候?小飛白是在醫院裏生的吧?到時候等你生老二了,你也別怕,我來照顧你……”

兩人聊了許久,直到蔣宏志過來找桃桃。

這會兒積雪尚未完全消融,沒有太多的農活可幹。

蔣宏志就來找桃桃的意思是,想趁這機會先趕緊搭個溫棚,免得以後雪融盡了,男人們要去上工,就沒有太多的時間來搭棚了。

桃桃就和蔣宏志商量——村民們想搭一個和她的溫棚一樣的,幾乎不可能。但可以用土辦法來搭一個,效果當然比不上她的溫棚,但肯定比露出種植強很多。

材料就是泥坯墻、木架、草席,以及她的溫棚淘汰下來的軟膜。

——桃桃的溫棚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比較貧窮的產物。因為上級撥下來的經費有限,她的溫棚是用軟膜搭建的,玻璃很少。

軟膜很便宜,使用壽命不長,一般說來兩年就要換一次,而經歷了一個寒冬過後,哪怕是鄧高雲、石玉溪已經很愛護溫棚,幾乎每天巡視……一下雪就遮氈布來保護軟膜,但軟膜是有損壞的跡象。

石玉溪、鄧高雲一早得了桃桃的囑咐,把換下來的壞軟膜全都收集好,留給村民們用。

桃桃就對蔣宏志解釋了:為最大程度的節省軟膜,所以村民們的溫棚,支架底部用泥坯墻,頂用壞掉了、又修補好的軟膜搭建。

蔣宏志明白了,立刻安排村民幹活。

一部分人掃雪、搭柴、取土、混土砌墻;一部分人修補壞掉的軟棚;一部分人尋找枯草編織成草席;一部分人跟著桃桃先進入桃桃的溫棚來培育菜苗……

村民們幹勁兒十足!

畢竟在年前的時候,石玉溪和鄧高雲就按照桃桃的吩咐,將腐木上長出來的菌菇和冰葉草又分了一次給村民們!

看到桃桃只利用那麽小的一塊兒地,就能反復種出菜來讓大家吃……

所有人的心裏都燃著一把旺旺的火——就算他們的溫棚沒有白同志的高級,但肯定好過靠天吃飯呀!

一時間,大夥兒幹勁十足!

公歷三月初,周春妮和蔣宏志的第四個孩子呱呱墜地。

還是個男孩兒。

與此同時,屬於靈溪綠洲第一生產大隊的村民們的溫棚終於大功告成!

這玩意兒比不上桃桃的溫棚高大寬敞……

它醜陋,還小,破破爛爛的像個圾垃回收場,但大夥兒都不嫌棄它,還興致勃勃的給它取了個名字——靈溪一號小溫棚。

然後在桃桃的指導下,村民將已經培育好的各種蔬菜苗全都移植到小溫棚裏,又按指示挑了水來給菜苗澆水、將編好的草席輕輕蓋在上頭。

接下來,冰雪盡融,男人們在蔣宏志的帶領下,每天早出晚歸的上工。他們既要完成國家指派的種樹任何,還得為自己種植口糧——這不毛之地只能種植土豆和紅薯,而且產能很低,只能大面積種植,才能養活全村老小。

女人們則在肖晴娟和桃桃的安排下,一是照顧小溫棚裏的菜,二是聽從桃桃的建議,養鴨。

桃桃的考量是:養鴨出欄快,四個月就能出欄,一年至少能養兩撥,鴨糞是溫棚最好的肥料。現在養鴨,到了八月就能吃上鴨蛋了。不過,這裏冬天太冷,鴨子是捱不到冬天的,正好可以在年底下雪前把所有的鴨子全都出售或者分給村民們。

但養鴨必須要隔開綠洲,以免造成水源汙染。

這時男人們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幹生產隊裏的事。

女人們就在肖晴娟的帶領下,自己拿著鋤頭去綠洲旁挖水塘、攔壩……等鴨塘挖好了,鴨苗買回來了,桃桃又讓人買了些草魚苗、青魚苗、黑魚苗,以及泥鰍、黃鱔什麽的回來也放在鴨塘裏。

五百只鴨苗被放養在鴨塘中,終日啾啾鳴叫,實在讓人感到歡喜。

四月,靈溪綠洲第一生產隊的鴨塘正式開張。

桃桃在工作之余,緊急給村民們開設“鴨苗的護理”與“養殖魚大戶”這兩門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