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經過朝上幾日的爭論之後,最後由殷承玉拍板,災民要安置,但運河連年決口改道,亦不能坐視不理。

治理河道的銀子,則從皇帝內庫調撥,待國庫充盈之後再還上。

至於此次治理河道和救災的官員,殷承玉指派了兩名對河道治理十分有經驗的工部官員,又欽點了謝蘊川為欽差,行監察之職。

謝蘊川離京前一晚,殷承玉微服出宮去送他。

這次謝蘊川名義上是代帝王監督河道治理和災民安置,實則暗地裏要借著巡視運河之名,先行摸清山東等幾個布政司的藩王封地大致情形,最好是能找到不那麽守規矩的,以之作為削減藩王歲祿推行新政的突破口。

這一世許多事情都未曾發生,謝蘊川的閱歷和資歷並不如前世,殷承玉擔憂他年輕沖動不顧自身安危,不僅微服到謝府再次叮囑了一番,還將帶來的一小隊東廠精銳撥給了他,以便暗中保護。

謝蘊川自不知自己前世與皇帝的淵源,面對殷承玉的關切時既感動又興奮,有種伯牙子期相見恨晚之感,只恨不得肝腦塗地立即將封地上的藩王們一鍋端了以報君恩才好。

殷承玉有些哭笑不得,想不到曾經心思深沉的謝首輔也有這樣生嫩的時期。

反倒是隨行的薛恕輕“呵”了一聲,見怪不怪的模樣,還同殷承玉耳語道:“他現在好騙得很。”

殷承玉斜眼瞧他:“你就是這麽哄得他將你當恩人的?”

薛恕笑而不語。

謝蘊川將人送到門口,見兩人低聲耳語還時不時看自己一眼,只以為殷承玉還不放心,連聲保證道:“陛下且放心,臣必不會沖動行事。”

殷承玉“嗯”了一聲,饒有興味地打量了他一眼,這才上了馬車折返宮中。

*

謝蘊川趕赴山東之後,殷承玉又將福建巡撫奏請“請開市舶,易私販為公販”的奏折單獨拿了出來,在朝會上與群臣商議。

自海禁之後,廣東巡撫福建巡撫等沿海官員年年都要上折子請求解除海禁,只是從未被應允。如今殷承玉打算從沿海商稅上開源,自然便將解開海禁一事提上了日程。

大燕自太。祖開始,便有了海禁之策,後來隨著海寇日益猖獗,海禁政策愈發嚴苛。除了朝貢貿易之外,不允許民間百姓與海外諸國有任何商業往來。但海外貿易利潤豐厚,沿海一帶常有商人私自出海貿易,屢禁不止。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既然堵不住,便不堵。

殷承玉曾翻閱過太。祖未曾禁海前的記錄,那時沿海一帶海外貿易相當繁榮,每年光是往來的交易數額就已高達到數千萬兩。朝廷若是對之加以管理和規範,何愁稅收不足?

解除海禁的提議一出後,毫無意外獲得了大量朝臣的支持。

如今朝中的官員多南方沿海系官員,這些官員背後又多牽扯沿海地方的縉紳士族。自海禁之後海外貿易大受打擊,沿海縉紳士族失去了大肆斂財的機會,自然心有不甘。沿海官員年年被拒卻又年年上奏請開海禁,未必沒有這些士族在背後推動。

只是殷承玉解除海禁,並不是為了給沿海縉紳士族斂財的機會,而是為了加征商稅給國庫開源。

從前這些官員就常以“貧商困累”、“國不與民爭利”等諸多理由阻撓加征商稅,大燕如今的商稅不過三十取一,稅目亦少。以至於各地大商人富可敵國,但國庫遇事時卻支不出銀子來。

是以這一次重新擬定開海之策時,殷承玉特意點了幾名翰林院出身、剛被提拔上來的年輕官員,與朝中老臣掰扯拉鋸。

幾次爭議之後,解除海禁之策在七月初十正式頒布,而先前幾名力爭的年輕官員,則派往廣東福建等沿海諸地督建督餉館,負責管理民間海外貿易以及商稅征收。

不論是“開源”還是“節流”都已布置下去,如今便只等看最終成果。

殷承玉心情極好,這一日閑暇時,叫薛恕將殷承岄從仁壽宮接了過來,又讓人將虎將軍領了過來,一大一小再加一只幼虎,在園子裏玩了好一會兒。

薛恕原只是在邊上瞧著,卻不防殷承岄人小心卻大,抓著虎將軍的皮毛就要往背上爬,想騎老虎。他年紀雖小主意卻已經很大,殷承玉勸阻幾次不成後。便理直氣壯瞧向了薛恕:“你是他的武師父,他現在要學騎老虎,便由你教罷。”

說完自己甩甩手,去一邊品茶了。

朝薛恕看過來的那雙眼睛裏,還漾著明晃晃的看戲之色。

薛恕無法,只能板著臉去教殷承岄騎老虎。

老虎背上沒上鞍,殷承岄年紀又小,自然沒法正經教。薛恕沉著臉將他拎起來放在了老虎背上,護著他讓虎將軍帶著他小跑了兩圈便想敷衍了事。

但殷承岄已經嘗到了騎老虎的滋味,在薛恕想要將他拎下來塞給奶嬤嬤時,死死扒在虎將軍背上不肯下來,嘴裏發出含糊不清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