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造星和洗腦

下午三點。

位於鹿鳴大廈的辦公室,楚堯正在開會。

一場關於《明星創業者》第一期的總結兼發展規劃大會。

與會者包括姜靈韻、程野團隊,本次比賽入圍的三位明星創業者團隊,以及旁聽的徐妍。

從前期籌備,立項,到第一期播放,復盤,以及後續的工作,一個完整的流程。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個項目才是楚堯花費心思最多的地方。

別的,自己也不會啊。

此時此刻。

大屏幕上,作為節目的總制作人,程野正在講演。

“給大家匯報一下,第一次節目錄制過後到現在,咱們節目以及候選人的發展概況。”

一張張PPT開始呈現。

“截止昨天晚上九點,節目上線整七天,三大平台全網播放量達0.93億次,微博話題熱度超5.3億,全網其它媒體渠道,衍生出的二次創作,文章、短視頻,超過兩萬則。”

“三位創業者……”

“石堅,全網粉絲累計增長420W。”

“李佳佳,680W,值得驚喜的是,七天之內,新增粉絲產生的訂單量達到三千兩百單,人均付費金額998,業務收入暴漲。”

“吳華,粉絲增長量為200W,轉化率奇高,APP下載量和注冊會員數,超過150W,七日內留存在60%以上。”

“即便那些被淘汰的候選人,業務規模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擴張,最近有人都在問我,第一期落選,是否還可以參加第二期。”

講著這些,程野語氣不可避免的有些興奮。

平心而論,這樣的結果,已經算是好的不能再好了,近乎商業奇跡。

他猜到了這個模式很新穎,會很能吸引人眼球,但沒有想到,轉化率竟然也會有這麽高。

這一周都在復盤這件事,總結經驗,倒是也總結出一些心得。

原因有三。

第一,節目形式和內容很新,國內第一档,一個空白的市場領域。

第二,三個創業者的故事,的確很能博人眼球,吸引注意力,天然具備傳播的基因。

第三,用綜藝的形式,來做“粉絲營銷”和“企業營銷”,節目內容就是廣告,產生了一種非常強勢的廣告效應,對比類似於直播、廣告、冠名等其它廣告形式,完全要高出一個甚至幾個維度,堪稱是降維打擊。

其它企業做廣告,是先有節目,再有營銷。

而這三家,相當於量身定制,內容本身,就是營銷。

……

數據化的匯報很直觀,楚堯點點頭,面無表情的看著大屏幕上的圖表。

會議室裏所有人的視線,都聚焦在他臉上。

面無表情?

一點喜意都沒有?

當真是讓人有點……摸不清楚,心懷惴惴。

“熱度還不夠。”

沉默了至少一分鐘,楚堯緩緩開口,道:“考慮到是冷啟動,公司光在微博上砸的營銷費用,就超過一千五百萬,從表面經濟賬上來算,依舊是虧損的。當然,我不在乎砸錢,但效果應該更好。”

“我出幾個建議吧。”

“第一,你們要撕起來。程野,你那邊要人為營造出三選一的緊張氣氛,讓粉絲著急,你們三位,人設要做主,要互相攻擊,互相競爭,選秀節目有沒有看過?”

“第二,要豁得出去,要多找曝光,我這邊可以給你們輸血,你們自己也要想辦法造血。介紹一下,徐總,一家MCN機構的老板,也是我入股的,會後你們可以和徐總接洽,選擇合適的簽約網紅,形成一條龍服務。”

“第三,程野,你這邊,需要給你配備一個專門的精通商業的投資專家了,姜總你去物色人選。”

“第四……”

楚堯哢哢說了一堆。

感覺到,距離自己理想中的那張藍圖,越來越近了。

這是一個穩固的三位一體結構。

資本、產品、營銷。

以“初創企業”和“創業者”為產品,以資本為驅動,營銷包裝,猶如流水線般,源源不斷催生出新的“爆款”。

本質上和風投機構沒啥區別。

但在形式上,卻要比風投機構好很多。

風投,相當於買孩子,管買不管養,甚至一投就是一個賽道,相似屬性的公司,一起投,養蠱計劃。

而自己這,既買,也養,而且還是合作養,成本會高,但相應的話語權也會大,孵化出來之後的收益率,自然也會高。

“對了,還有第二期候選人的選拔,加快進度,另外你們團隊得擴容了吧?”

“接下來要對他們三個全程跟拍。”

“帳號還是要持續運營。”

……

楚堯一言堂式的發言,簡單粗暴,很有一種權力的快感。

眾人都是各自記著筆記,擡頭看人、聽話,低頭奮筆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