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團隊

下午兩點。

公司高管會議準時召開。

可以容納百人同時開會的一號會議廳,各個部門總監級別及以上的員工,都早已到場。

楚堯坐在主席台,最中間的位置,手中拿著一份花名冊,正在詳細看著。

就很有些感慨。

快。

發展的太快了。

從立項到現在最多三個月,一百天,但高管名單,十四個總監,兩個副總,已經妥妥是一家中型公司的體量了。

需要這麽多人嗎?

真的需要。

猶如一艘乘風破浪的大船,在向每個發展既定目標的領域延伸自己的觸角,在資源和錢的加持下,狂飆猛進。

兩個副總分別是分管技術、營銷。

兩條並行不悖的線,還算簡潔。

十四個部門,則涵蓋總辦、線上、線下、海外、職能、公關、生產、研發、采購、合規……等等各個領域。

其中有些人的名字,楚堯感到眼熟,認出是跟著公司一路過來的,創立之初就加入的。

他們也算是坐上快船,隨著公司發展,一路水漲船高。

雖然並沒有過去多長時間。

但得益於公司高速的成長,他們不管是職級頭銜,還是實際收入,都漲得很快。

這當然是好事。

從目前來看,公司還是推崇狼性文化的。

互聯網公司那一套。

工作考核標準是okr(目標與關鍵成果法)。

這種組織工作法,相比起KPI,還是有一定進步的,能更大程度上激發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

招聘標準則是:“花三個人的錢,招兩個人,做四個人的事兒。”

這種標準下,薪酬待遇當然也是極具競爭力,基本等同於一線巨頭的工資。

如此,能招來的人,自然也是市面上相當優秀的。

看了一遍員工花名冊……

楚堯也是不由再次感慨。

這麽說吧……

——假如是以自己之前的學歷水平和工作經歷,過來這邊面試,大概率通過不了。

emmmmm……

想想,哭笑不得,莫名蛋疼。

……

開會很順利。

一群人坐一起,叭叭聊了一下午,氣氛相當和諧,介於“扁平式管理”和“論資排輩”之間。

會議室裏時不時冒出笑聲。

楚堯沒有講太多,自己該說的早已都和江振華說過,現在更多的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列席參與。

這感覺頗為不錯。

畢竟這麽多人,這麽高“規格”的會議,也算是自己第一次參加。

之前並沒有很多的經驗。

現在看下來,其實也就那麽回事,猶如一場“商業版非正式狼人殺。”

先前玩遊戲的經歷,給予了一定的經驗加成,從每個人發言中,透過繁瑣的言語和各種專業詞匯,看到背後的本質。

當真……有趣。

會上,“不動刀子”當然是最重要最核心的議題,引發一片討論。

江振華開會是很有辦法的,之前“培訓”自己時,就詳細講過。

他有一整套關於開會的制度思想,差不多算是國外“羅伯特議事原則”和國內“民主集中制”的結合體,管理水平很高。

既鼓勵每個人充分表達自己的訴求,也能群策群力,避免個別人頭腦發熱,一意孤行。

當最終一旦形成決議,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執行。

思想統一了,行動起來,便沒有內耗。

負責這塊業務的一位總監,是被影響最深的。

因為要砍掉這塊業務,他的權限被削弱很多。

他發言時,詳細算了一筆賬,闡述這塊業務的經濟效益。

動刀子整容,每個客戶的平均客單價,會在五萬塊錢左右,按照現有的規模標準,每年可接待的客戶人數,約莫將會在五千人。

也就是說,砍掉這塊業務,每年的收入,將會銳減2.5個億。

當然,其中有成本以及給合作方的分成,但即便凈利潤,也在一個億以上。

算是很大的損失。

是否真的有必要?

他的發言,比之前老江和自己說過的,更詳細,而和他形成主要對立面的,是營銷線、研發線的兩位總監。

反應都是很快的。

當然,也可能是江振華提前找他倆聊過。

從營銷和研發的角度,分別給出回應,算經濟利益,也算輿論利益和社會影響。

如果真能推動此項措施落地,那對於企業形象、無形資產而言,絕對是天大的好處。

研發部則是給出一些可能的替代方案,更安全,覆蓋面更廣,相應的,可接受客戶群體也就更多。

一番議論,爭吵,講各種道理,說各種理念,算各種賬,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局面,各種推演。

最終達成共識,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