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登門

清明將近接連數日陰雨綿綿,朦朧煙雨仿若一張鉛色大幕,遙遙籠罩在臨安城上方。山間,馬車轔轔風聲瑟瑟,繞過幾處崎嶇才停在朱雀庵門前。

朱雀庵位於臨安城外,依山而建乃是前朝遺跡,因天啟三十六年奉敕重修過而得以綿延香火。庵內都是青白長袍,手持佛珠的姑子,一路過來並無男子,可見規矩森嚴絕非逾閑蕩檢之地。

庵內千年古樹矗立,又有灰白佛塔相映,不失為尋幽訪古的好去處。姜鶯孟瀾循路匆匆穿過古道,其間不時聽見殿內鳴鳴的誦經之聲。繞過大殿停在一座古樸的小院前,便聽帶路的姑子道:“夫人,到了,七弦師父就在裏頭。”

姜鶯的姑姑姜苒,削發為尼後法號七弦,庵內姑子不論年紀皆以師父相稱。姜鶯跟著孟瀾朝姑子微微頷首謝過,又見孟瀾朝那姑子懷中塞過去一只錢袋。

推門而入,姜鶯望見一個瘦削的身影,這便是她的姑姑姜苒了。姜苒年歲不大二十有五,著一身灰衣腰肢纖細,朱唇素面容貌極好,有股冷清的仙子氣質。她正抄寫一冊經書,看清來人趕忙擱筆起身。

“姑姑——”姜鶯先一步進屋,歡快地迎了上去。她小時候與姑姑感情極好,被長姐姜芷欺負也有姜苒護著,兩人經常鉆一個被窩說悄悄話。

她記事時,姜苒正值說親的年紀,媒人天天往府裏跑。姜鶯有糖吃樂的高興,姑姑卻不開心。有一回偷聽大人說話,她才知姑姑有個放在心尖兒的人,自然瞧不上臨安城這些紈絝子弟。再後來長姐逃婚姜家大亂,沒多久姑姑也絞了頭發上山做姑子,她在家裏的玩伴就更少了。

孟瀾阻止了她,“鶯鶯,要叫七弦師父。”

出家人皈依佛門就等同與紅塵割斷了聯系,到了親人跟前也不能逾越。姜鶯被孟瀾一呵嚇的腳步頓住,抿唇雙手合十,乖乖叫了聲:“七弦師太。”

寒暄過後落了座,趁姜苒煮茶時孟瀾才得以打量這座小院。屋內書香彌漫環境清雅,姜懷遠每年往朱雀庵捐萬兩白銀,就為了讓親妹妹過的好些,現在看來效果不錯,至少在吃住上庵裏沒讓姜苒受委屈。

“無妨。”姜苒說,她本就是隨心無跡的性子,當姑娘時縱馬山林多大的規矩都圈不住,削發為尼只為清凈不求佛法。“多年不見,鶯鶯都是大姑娘了,可訂親了?”

孟瀾接過姜苒奉上的茶,不知怎麽說女兒的親事。卻聽姜鶯老實道:“下個月十五,我要成親了。”

姜苒有片刻恍惚,舉杯的手指不由一顫,笑意中染上幾分惘然。旋即轉身打開紅木箱篋,取出一支黑色的錦袋交到姜鶯手中。

“我也算看著鶯鶯長大,鶯鶯成婚理應添妝送你出嫁,不過如今既出不去朱雀庵又拿不出值錢的東西,唯有舊物予以相贈,願鶯鶯與侄女婿琴瑟樂百年。”

錦袋內是一只平安扣耳墜,白玉質地中間鑲嵌一顆血紅寶石,這是江南女子最常見的耳墜樣式,寓意平安順遂。不過這東西都是成對出現,錦袋裏卻只有一只。姜鶯想興許另一只被姑姑弄丟了,她懂事地沒再尋根究底,道謝後孟瀾讓她去院子裏玩。

姜苒居住的小院不大,空靈寂靜,仿若與周圍青山融為一體。院中沒什麽好玩的,姜鶯繞著晃悠一圈,在幹柴堆旁意外瞅見一個小男孩。朱雀庵禁男子入內,姜鶯不免驚奇。

那孩子約莫四五歲,一身舊制衣裳紮著兩個小髻,手持一根木枝在石塊上寫字。人不大,下筆卻極穩。

姜鶯無聲無息地湊近望了一會,糾正說:“寫錯了,冒字上頭是日,不是目。”

小孩擡頭,一副蒼白的面容映入眼簾。他固執地堅持,回道:“你才錯了,冒字上頭就是目,雙目成冒豈會出錯。”

姜鶯見幹柴堆上剛好放了一本《說文解字》,拿過翻閱找出“冒”字遞到對方跟前,“喏你看看,真的錯了。”

這場爭論終以姜鶯勝利結束,小孩好奇地打量這個陌生人。他在這座小院生活許久顯少見到外人,雖然好奇但忍住了。見他不說話,姜鶯自來熟地坐過去,“我叫鶯鶯,你叫什麽呀?”

小孩不理她。

姜鶯吃了閉門羹也不惱,自顧自道:“你住在這裏,應該認識我姑姑吧?就是七弦師父,屋裏那個。”

聽聞七弦的名字,男孩唇角微微一動,這才有了反應:“旻思,我的名字叫旻思。”

旻,乃秋天的意思。姜鶯默念這個名字,眼前不由地浮現天高雲淡,長風浩蕩的秋景,雖蕭瑟卻充滿了收獲的希望。她沉思著,忽聽一陣響動,身側旻思劇烈地咳嗽起來。旻思咳地撕心裂肺,消瘦的身軀一陣陣顫抖,停下時臉色發白額頭冒汗。

他似乎早對此習以為常,自個拍著胸口,姜鶯也幫忙順氣,好一會才聽旻思道:“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