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炮擊

城頭上的將領都下意識地握緊了刀柄,握著刀柄的手微微發寒。

吳光收斂了笑容,神情肅然道:“府庫中的糧食和庫銀準備好沒有?”

有不曾披甲的文官回答道:“已經都準備好了。”

吳光道:“都發放下去,此乃危急存亡關頭,斷不可有絲毫紕漏,若有人敢在這個時候伸手,別怪本將不講情面。”

這名主管錢糧之事的兵部榆關分司主事神情微凜,道:“是!”

吳光對身後另一名文官道:“召集城內士紳,請他們慷慨解囊幫助守城,告訴他們,覆巢之下無有完卵。”

榆關作為軍事重鎮和戰略要地,大魏朝廷在此特設兵部分司署,是為兵部的唯一分設機構。隨著大魏朝廷從金帳手中收復遼東三州,榆關成為關內和關外相通的咽喉要沖,榆關城逐漸成為繁華的商業城鎮,故而城內也有百姓和士紳。

榆關城知府同樣應下。

吳光沉吟了一下,轉頭對身旁的參將道:“召集城內青壯,讓他們隨時準備協助守城,同時派人從城南開始依次拆房,以作檑木滾石。”

參將高聲應是,然後轉身下城。

安排好這一切後,吳光仿佛蒼老了幾歲,輕聲道:“諸位,為朝廷盡忠的時候到了。”

一聲蒼涼嗚咽的號角聲驟然響起,然後是轟隆擂鼓之聲。

吳光按住刀柄的手輕輕一顫。若是金帳南下,他倒是還有幾分信心守下榆關城,畢竟金帳更長於野外騎戰,而弱於攻城,千百年來,中原就是依靠一座座雄關將這些草原騎兵擋在門外。

可這一次的對手,不一樣,這次的對手是遼東大軍,是大魏王朝最為精銳的邊軍,他們擁有最先進的火器,攻城並非難事。

自古以來,攻守利器,皆莫如炮。攻者得炮之術,則城無不拔;守者得炮之術,則可以制敵。

這一次,秦清動用了三十門新式火炮一起對準榆關城的北城墻。

三十門火炮,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若是攻打帝京這樣的雄偉巨城,恐怕力有不逮,可攻打榆關城,已經足矣。

三十門火炮依次排開,每門火炮長約一丈左右,炮口內寬三寸左右,整體在四千斤以上,若是尋常行軍,需要以騾馬牽引,速度緩慢,故而秦清北伐時並未攜帶這些重炮。

秦清和景修來到炮營陣前,秦清望著這三十門剛剛出爐不久的嶄新火炮,問道:“這些都是陰陽宗的手筆?”

景修道:“正是。相較於我們先前的老式火炮,新式火炮由大小雙管組成復合多層炮身,其中小管內刻有膛線,從前裝填彈變為後裝填彈,裝彈時間更短。整體而言,新式火炮重量更輕,射程更遠,炮彈也並非是實心彈,而是以‘鳳眼子’改良而來的開花彈,其中裝有猛烈火藥,落地之後便可引發劇烈爆炸。”

景修頓了一下,稍稍壓低聲音:“當初牝女宗炮轟玄女宗的漩女山,陰陽宗炮轟正一宗的上清鎮,用的就是這種火炮,威力十分可觀。”

畢竟現在都是盟友,景修也要稍稍顧忌影響。

秦清笑道:“陰陽宗的火炮,太平宗的彈藥,替我好好感謝上官宗主和太平宗的陸夫人。”

景修點頭應下。

秦清準備返回中軍大帳,對留在此地的景修道:“開始吧。”

一身戎裝的景修手按刀柄,沉聲道:“是。”

榆關城是帝京的門戶,親自領軍出征的秦清對遼東大軍的第一戰志在必得,他的要求是一戰而下,務必將遼東大軍的氣勢打出來。

此戰,景修親自督戰。

景修擡手招過自己的傳令哨官,吩咐道:“派人去喊話,限城內守軍在一炷香的時間內開城投降,如若不然,城破之後,悔之晚矣。”

哨官領命而去。

遼東現下還是沿襲大魏軍制,分為衛所制和營兵制。

所謂“衛所”就是衛、所兩級。一府設所,幾府設衛。衛設指揮使,統兵士五千六百人。衛下有千戶所,統兵一千一百二十人,千戶所下設百戶所,統兵一百一十二人。

各府縣衛所歸各州指揮使司都指揮使管轄,各都指揮使又歸朝廷五軍都督府管轄。帝京的衛軍分兩種:一是京軍三大營,為全國軍隊的精銳;二是皇帝親軍,前者歸五軍都督府管,後者常由太監統領直接聽令於皇帝。

衛所的兵士有軍籍,世襲為軍,平時屯田或駐防。征討、鎮戍、訓練等則聽命於兵部。遇有戰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調軍,任命領兵官,發給印信,率領從衛所調發的軍隊出征。戰爭結束,領兵官繳印於朝,官軍各回衛所。這種統軍權與調軍權分離和將不專軍、軍不私將的制度,旨在保證皇帝對全國軍隊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