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祭祖

祭祖一事,無甚稀奇。

不過按照規矩,李玄都只要祭祀上兩代人就行,列祖列宗就不一個一個祭拜過去,否則李玄都這個第三十六代族長要從大年三十拜到大年初一去。

換而言之,李玄都這個第三十六代人只要祭拜三十五、三十四兩代人,其余從一到三十三,合在一處統一祭拜。

李玄都是“如”字輩,他的上兩代人便是“道”字輩和“謹”字輩,“道”字輩中李道虛是飛升離世,並無墳冢,主要祭拜的便是師母李卿雲,“謹”字輩是李玄都的祖父輩,主要祭拜的是當年在江湖上有“李公”之稱的李謹宣,也就是李道虛、李道師的嶽父,李卿雲和李非煙的父親。

若論境界修為,李謹宣是不如自己的女婿、徒弟、義子李道虛,也不如自己的孫子、徒孫李玄都,可有一點李謹宣比兩人要強上許多,那便是名聲。

李玄都的仁厚之名只是在小範圍流傳,這些人要麽是自家人被李玄都放了一馬,比如陸雁冰、李元嬰、李太一、李道師等等,要麽是後來歸順了李玄都,比如上官莞、柳玉霜、冷夫人等等。可還有些人直接死在了李玄都手中,比如張靜沉、王天笑,甚至是大祭酒王南霆之死也被算到了李玄都的頭上。

在許多人看來,李玄都的手段反而比李道虛更為激烈,僅次於地師,因為兩人都是不那麽講究規矩。其他人都是對底下的人動手,地位高的人不動,大體維持了和氣和抹去,可這兩人卻是無論地位高低,都可殺之,不講規矩,沒有半點風範,甚至有儒門中人嘲諷徐無鬼:“不愧是徐家之人,果真是暴發人家,小家氣。”

至於李道虛,為人處世太過孤立冷漠,有無情之嫌,又因為崇尚法家的緣故,喜歡事事藏於幕後而不顯露於人前,過於講究規矩,固然沒什麽惡名,可是也不會有什麽太好的名聲。

可李謹宣就不同了,無論內外,都有很好的名聲。

當時李謹宣主持清微宗,待人極為豪爽,若是誰遇到了難處,去李家或者清微宗,走一遭,好生拜一拜,就能解決。就算不能完全解決,也能大為改觀。時人用古人詩句贊譽李謹宣為“天下無人不識君”,又尊稱一聲“李公”,說他萬家生佛,普度眾生。

對於這一點,李道虛和李玄都都是不大認可,因為這份豪爽要以清微宗的龐大財力為支撐,而且大多只能交結到一些酒肉朋友或者趨炎附勢的小人,平時湊湊熱鬧、壯壯聲勢還行,或是順風順水地出來助威助拳也勉強可以,真要到了生死攸關的地步,是絕對指望不上的。如果李家不幸敗落,只會有人落井下石,不見有人雪中送炭。

所以李道虛上台之後,立時改變了策略,凡是登門求助之人,都吃了李道虛的閉門羹。兩相對比之下,李道虛的名聲自然好不到哪裏去,清微宗的名聲也很快又跌落回去,變回了“東海怪人”。

不過李玄都也可以理解師祖的做法,無非就是當時的清微宗勢弱,可隨著海貿的逐漸興盛,變得富足起來,只能用這種類似於撒錢的方法來鞏固自己的位置,也算是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

還有一點,李玄都也是佩服師祖的,那就是師祖行善,並不因人而異,無論貧富,無論貴賤,三教九流的落難之人,只要是有難處求到了這裏,便都會出手相助,每逢災荒年景,還會賑濟災民,接濟流民百姓,故而無論士庶都要叫聲“李公”,也算是發自真心。

從這一點上來說,師祖的確是個心地良善的仁厚之人,師母的仁厚性子也是隨了師祖,只可惜一味好人卻是難求長生,反而是真正的梟雄之輩,得了善果。就拿地師來說,志大才高,行事不擇手段,死在他手中的無辜之人不在少數,可地師最終失敗,也沒有身死道消,而是飛升離世,很難說地師是惡果善果。可見這因果報應一說,是佛門的一家之言,做不得真的。

李卿雲的墓穴緊挨著父母的墓穴,就在左邊,算是一家三口團聚,右邊則是李非煙留給自己的墓穴,已經建造完畢,不過她和李道師都還活得好好的,所以未曾啟用。

這三座墓穴都是夫妻合葬的樣式,無論誰先身故,先葬入其中,並不把墓封死,等到另一位也身故之後,夫妻全部葬入其中,才徹底封死墓穴。

隨著李道虛飛升,自然也沒有夫妻合葬的說法了,李玄都將一把李道虛早年時用過的佩劍放入墓中,陪伴師母,然後讓人徹底封死了墓穴。

日後李玄都也多半如此,如果李玄都不曾因為意外身故,最好的結果就是夫妻二人結伴飛升,壞一點的結果是秦素留在人間老去,李玄都一人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