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江山之後

這道旨意卻是讓眾多帝黨中人有些摸不著頭腦,本來就是後黨之人奪了兵權,現在又讓另外一個後黨之人把兵權拿回來?哪有這樣的道理?

只是趙良庚已經有了些明悟。

如果說這道旨意是出自儒門之人出手,那麽儒門之人的態度就讓人玩味了,他們似乎不想把事態擴大,更不想讓兩黨就此開戰。

如果這個猜測為真,那麽是不是意味著唐王奪取兵權之舉也暗藏玄機?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唐王奪取兵權之舉的背後有什麽貓膩,可他又憑什麽從唐王手中奪回兵權?難道就憑這道聖旨?莫不是儒門存了坐山觀虎鬥的心思?

正當趙良庚心思幾轉的時候,梅盛林已經合起了手中聖旨,仍舊是雙手托舉,說道:“趙閣老,領旨吧。”

趙良庚回過神來,雙手接過聖旨,口中道:“臣,領旨。”

領旨之後,眾官員紛紛起身。梅盛林道:“平叛一事,就有勞閣老了。”

趙良庚沉聲道:“若真如方才所說,唐王奪了五城兵馬司的兵權,我這一去,恐怕是一去不返。”

戶部尚書不陰不陽道:“不是還有青鸞衛都督府麽。”

趙良庚冷冷道:“對方既然打五城兵馬司的主意,難道會放過青鸞衛都督府嗎?”

戶部尚書故作恍然道:“是了,青鸞衛都督府本就聽令唐王,何必去奪!”

趙良庚不欲與他繼續口舌之爭,一揮大袖,往大堂外走去。

前朝有休沐制度,一個官員每年假期長達一百二十天,到了本朝,雖然廢除了如此長的假期,但仍舊可以五天一休沐。今天剛好是戶部尚書和左都禦史休沐的日子,所以才被人抓住機會攻打府邸,不得不避到官衙之中。

事實上,這一日,半數堂官都在休沐,也讓整個朝廷的反應異常遲鈍。

……

謝雉從未像今日這般狼狽過,哪怕是當年的帝京之變,她也是安穩不動,身旁有地師徐無鬼,等待著李道虛和張靜修這兩位長生地仙入宮。

可今日,她卻被李玄都逼迫得一逃再逃。

李玄都就像貓戲老鼠一般,不緊不慢地跟在後面,不急於取謝雉性命,正如李玄都自己所說,他不打算親手殺了謝雉,而是要將她明正典刑,昭示天下。

這讓謝雉如何不惱怒?可惱怒又有何用?在惱怒之後,漸而湧上心頭的就是絕望了。

謝雉在楊呂的護送下,離開司禮監,往宮外逃去。

出午門之後,繼續往南而行,便是承天門,往東是太廟,往西是社稷壇。

謝雉沒有出承天門,而是往社稷壇而去。

很快,再無束縛限制的李玄都憑空出現在午門外、承天門內的巨大廣場上,環顧四周,清晰“看”到了謝雉的足跡,一直通向社稷壇。

社稷壇始建於太宗年間,與太廟相對,分別位於承天門的一左一右,對應“左祖右社”的說法,除去社稷壇之外,還有拜殿、戟門、神庫、神廚、宰牲亭等。社稷壇分為太社壇、太稷壇,供奉社神和稷神。社神即是土地神,稷神即是五谷神。

李玄都走入社稷壇。

天為陽向南,地為陰向北,社為土地,屬陰,所以壇內建築均以南為上。最北為戟門,也是主門。

此時門前並無守衛,李玄都過戟門、拜殿,拜殿之南即是太社壇。

太社壇為白玉砌成的方形三層平台,四出陛,各三級。壇上層鋪五色土:中黃、東青、南紅、西白、北黑,象征五行五方,五色土皆是各地進貢而來,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壇中央有一方形石柱,名“江山石”,象征江山永固。

李玄都來到太社壇前,沒有登壇,而是擡頭望向江山石,沉默片刻後緩緩道:“江山永固,當真能江山永固嗎?”

說罷,李玄都擡手虛壓一下。

原本只是半埋於土中的江山石受到莫大壓力,轟然下沉,變為整個埋入土中。

同時也顯露出站在江山石後的身影。

白發白須白袍,與黑發黑袍的李玄都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是謝雉,而是李道虛。

李道虛負手而立,俯視著李玄都。

李玄都對於師父出現在此地並不意外,仰頭望去。

師徒二人,一者在壇上,一者在壇下,四目相對。

片刻之後,李玄都收回視線,主動行禮道:“見過師父。”

“紫府。”李道虛道,“我等你多時了。”

李玄都道:“方才師父立於江山石後等我,是為江山之後,莫不是寓意師父這些年來一直藏身於朝廷幕後暗操局勢,如此一個江山之後?”

李道虛古井無波,反問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李玄都直起身子:“的確是沒什麽意義了,無論是還是不是,弟子今日都要撥亂反正,改天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