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玉青園

帝京城外以北,從安定門出城,沿著官道騎馬而行大約一個時辰,有一座規模不小的園林,名為“玉青園”。

此園始建於孝宗年間,原主人是孝宗皇後之父,世宗年間被收歸皇室。穆宗皇帝登基後,將其賜給了燕王。經過世宗和燕王的修葺,如今的已經占地一千五百畝左右,園內有前湖、後湖、挹海堂、清雅軒、聽水閣、花聚亭等仿江南山水建築,被譽為帝京第一園。

燕王因為年邁緣故,很少離開位於帝京城中的府邸,已經多年不曾到這座園林中來,又因為近些年戰亂緣故,王府收入驟然減少,可王府開支又是巨大,從宦官奴仆到王府護衛,每月便要萬余兩銀子以上,這還不算人情往來、吃穿用度等開支,所以維護這座園林,便讓燕王有些不堪重負。

許多人以為諸王富貴無比,僅次於皇帝,其實不然。當年諸王坐鎮各自封地的時候,還能算是如此,可在張肅卿推行新政,諸王陸續入京之後,封地稅收和王府收歸國有,諸王的好日子便到頭了。

原本諸王坐鎮封地,時常會出現一州稅收難以供應王府開銷的局面,朝廷財政壓力巨大。於是穆宗皇帝在張肅卿的建議下,將諸王陸續遷入帝京。而諸王經歷了寧王之變後,麾下兵馬被一削再削,諸王中實力最為雄厚的寧王和齊王被打壓,剩下人群龍無首,再加上金帳汗國南下和西北五宗起事等原因,諸王不得不放棄封地王府,進入帝京定居,從坐鎮封地變成了遙領封地。

在此過程中,諸王積攢多年的財富大多被充入地方藩庫或者收歸國庫,除了齊王府這個例外,其他王府也成了擺設。其護衛更是從原本三千之數削減到百人,三千之數看似不多,當年齊王徐無鬼就是以三千門客而聞名天下,可見其中厲害了。

這一番操作下來,等同是變相削藩,使藩王變為單純的親王。而作為妥協交換的條件,穆宗皇帝同意諸王參與政事,加強了宗室在朝廷中樞的話語權,所以諸王們雖有怨氣,但也沒有被逼到絕路上,不至於孤注一擲。

如此一來,諸王在事實上成為王朝官僚系統的一員,沒了地方藩庫的供養,親王年俸只有一萬兩銀子,財政也隨之成為一大難題。

諸王收入一般有這幾個來源:第一,爵位的俸祿和祿米;第二,官職的俸祿和補貼,比如宗人府的宗人令便是官職,在爵位之外另有一份俸祿;第三,名下田莊礦場等的收入;第四,名下各種鋪子的經營;第五,宮中賞賜;第六,人情往來,交際互贈,不過也是一項巨大支出;第七,隨甲,即空額,朝廷撥給的各府兵額是可以酌情使用的,不一定滿額,所以諸王如果不要體面,也可以吃空額。

雖然諸王的收入不低,但開支巨大。

一個親王要養的王府內外關防府員、宦官、隨甲以及各種經營莊園店鋪的奴仆管事,更甚於一座總督府。其他支出同樣極為浩大。尤其是各種用度物資的采辦,莊園和陵寢的修建維護,以及王妃、側妃、世子、世子妃、側妃、郡主人情往來的開支等等。

燕王年紀大了,子孫多,王府中人口多,開銷自然大,這王府的財政便成了個繞不過去的難題。

故而燕王平日裏甚是儉樸,其他諸王皆畜聲伎,恢園囿,唯有燕王崇尚儒素。其俸粢,除日用外,皆置買田產屋廬,歲收其利。宗室之中,不少人以吝嗇笑之,燕王言道:“汝等何無遠慮?藩邸除俸粢田產外,無他貸取之所,不於有余時積之以待後人之儲,則子孫蕃衍時,將何以為析產貲也?”

這座玉青園,並非燕王主動想要,而是穆宗皇帝因為燕王將謝雉進獻入宮的緣故特意賞賜給燕王,燕王不得不要。對於燕王來說,就好似普通百姓得了千裏馬,扔了不舍得,留著又伺候不起也養不起,關鍵是皇帝所賜,還不能賣。當然,穆宗皇帝不似世宗皇帝那般好奢華,生活簡樸,登基第一件事便是縮減宮中用度開支,穆宗皇帝是不是有意把這個燙手山芋拋給燕王,就不得而知了。

為此,燕王想了個法子,暗地裏偷偷地將整座玉青園租出去,雖說此舉有損宗室體面,但架不住收入可觀,這也是許多沒落宗室管用的手段。這些宗室自幼錦衣玉食,不通生計,家道敗落之後,就開始賣家當,賣完值錢物件沒有其他可賣之後,就把自己住的地方租出去,畢竟都是幾進的大宅子,租出去一半,自己和家人還能在另一半生活。

燕王不至於如此,卻也算過一筆細賬。維護玉青園,王府每年要支出大約兩萬八千兩銀子,關鍵燕王很少過去居住,一直閑著,等同是銀子打水漂。可租出去,每年卻能凈賺十萬兩銀子,而且由租戶承擔這筆維護莊園的開銷,一來一回,將近十三萬兩銀子,而一位親王的年俸也不過才一萬兩銀子,這等同是平白多出十三年的俸祿,怎麽算,也是一筆劃算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