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女子地師

徐無鬼不會看不明白這一點,可這就是大勢,看明白不等同有辦法去改變。

如今大勢就是朝廷與青陽軍連年大戰,江北各州精兵已經被抽調一空,使得朝廷不得不放權於地方督撫豪強。在這等情況下,如果徐無鬼逼反了遼東,遼東鐵騎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南下,頃刻間就能兵臨帝京城下,如今朝廷威望大損,能有幾路勤王人馬尚不好說,甚至還會有人響應遼東的號召,那些帝京城中的帝黨們說不定會主動打開城門,迎接遼東鐵騎,誅殺攝政王一黨,就好似當年朝廷諸公引西涼軍入西京平定外戚內宦之亂。

這便是陽謀,陰謀被看破之後,便失去了大半作用,可陽謀無所謂看破與否,堂堂正正,讓人明知結局如何卻又無可奈何。

當然,李玄都並不希望走到這一步,因為時間不對,朝廷還未人心盡失,在西北還有趙政和秦襄,在中原腹地還有張肅卿等仍舊忠於朝廷的督撫重臣,遼東在這個時候進入帝京,只會徹底摧毀朝廷,使得天下四分五裂,卻無法奪取天下,反而還會被仍舊忠於朝廷之人群起而攻之,成為眾矢之的,甚至是為他人作嫁衣裳。這只是走投無路的下下策,如果可以,李玄都還是要繼續韜光隱患。

陸地形勢,北高南低,歷來就有北上和南下的說法,北方又以遼東位於最北方,幽州正是北方幽冥之州的意思,高居遼東,便是居高臨下,虎視中原。

時間進入天寶十九載,秦素已經三十六歲,直奔不惑之年,再不見半分年輕稚嫩,只是未曾嫁人,也不好以夫人稱之,再稱呼大小姐也有些不合時宜,因為秦素身懷“陰陽仙衣”的緣故,有人查證考據,這“陰陽仙衣”乃是上代地師之物,後來上代地師不知所蹤,這仙衣也不知去向,秦素夢中得仙人授予此仙衣,便是繼承了地師的道統,於是上下稱之為地師,與江南的天師相對應。

如今遼東已有精銳七萬余人,鎮守遼東已經足夠,真要揮師入關,進入帝京,也勉強可以。可是要以此問鼎天下,卻是萬萬不夠了。眼下的當務之急在於擴軍,而擴軍則離不開錢糧和人口。真正的精銳士兵必須專事操練,也就是“脫產”二字,脫離農事生產,需要旁人供養,而士兵只能是青壯男子,青壯男子又是農事的頂梁柱,換而言之,多一個士兵,便少一個農夫,一增一減之間,便是兩倍的差距,這也是歷朝歷代窮兵黷武難有好下場的原因。

天下萬事,離不開糧食,雖然這些年來,秦素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改良,不過也無非是農具的改善,她畢竟不是真正的地師,想要從種子上著手,還是沒有頭緒。

因為糧食的緣故,擴軍速度始終不快,又因為江南戰事的緣故,人參、鹿茸、貂皮的買賣也大受影響,而且遼東苦寒,人口數量比不得關內和江南,就算因為朝廷同意屯田,遼東接收了許多從關內逃難至此的流民,仍舊缺口很大,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之事,只能徐徐圖之。反觀宋政,占據了天下最為富饒的江南,又隨意裹挾流民,錢糧不愁,人也不缺。

在這種情況下,秦素將目光放在了女子的身上,因為禮教的緣故,男子主外,女子主內,許多女子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只是操持家務,以至於相當的人力被浪費掉了,如今男子人力捉襟見肘,那麽女子呢?只要解除禮教對於女子的束縛枷鎖,讓女子也走出家門,參與到勞作之中,女子豈不是也能撐起半邊天?

更何況秦素本身就是女子,還可以起到以身作則的效果。不過此舉也有一個弊端,必然會大大得罪儒門,引起儒門的百般指責,於聲名不利。

只是秦素再三計較之下,還是決定放開禮教對女子的束縛枷鎖,儒門指責,只當是蚊蠅哼叫。金帳不懂禮教,同樣能入主中原,可見非常時當行非常事。

不過秦素也明白,這種事情不能以政令強行推動,而要以利誘導,遼東也可以種棉花,可以紡織成棉布,完全可以從紡織作坊入手,許以銀錢,雇傭女工,同時兼顧禮教風氣,讓女工與男工分開,這種情況下必然會有女子按捺不住,出來做工補貼家用,如此因勢利導,形成風氣,再通過從眾之心態徐徐推動,那就是水到渠成。

其實趙政在秦中府一戰的時候也有過類似政令,男子當戰,女子當運,只是此乃戰時,能夠以戰令推行,旁人也說不出什麽,待到戰事結束,就很難行得通了。秦素卻是要將此舉變為一種常態,大大發揮女子的作用,解放出更多人力。

當李玄都走出這步棋之後,觀戰之人頓時議論紛紛。委實是李玄都此舉實在是離經叛道,儒門中人已經有人開口大聲斥責,反倒是道門中人只是議論,並無指責。除了李玄都是道門中人的緣故之外,道門中女子人數眾多也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