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爭(第2/2頁)

第六個李玄都是一個死人,除了渾身染血之外,周圍也盡是鮮血,還有許多碎裂的兵器和殘肢,似是被人圍攻之後力戰而亡。

李玄都心中幾番思量。

這些景象寓意了他的六個未來,前三個分別對應儒釋道三教,後兩個對應生死,第四個應是對應人道。可這都不是李玄都想要的那個未來。

李玄都想要的是什麽,是天下太平,修為境界和身份地位,是幫他實現所求的工具助力,而不是所求本身。

可這六個未來之中,沒有一個是天下太平。最壞的兩個未來無非是力戰而亡和登基稱帝,且不去說他。另外四個中,遁入佛門成為頭陀,又是灰心喪氣,顯然不是因為情傷之故,倒像是理想破滅,顯然也不符合天下太平的所求。還剩下的三個未來之中,飛升卻又不甘,很顯然,李玄都沒有實現所求就不得不飛升,所以才會不甘。只剩下最後儒和道兩個未來,儒生李玄都滿懷憂慮,道人李玄都漠然無情,以李玄都對自己的了解,這兩位只怕是走了歧路,要麽是被迫妥協,要麽是忘了本心。

想到這兒,李玄都胸中生出一股怒意,難道他奔波辛勞,將生死置之度外,所換來的就是一場空嗎?

李玄都猛地激發劍氣,向四周攻去。可劍氣就像落入湖水中的雨滴,只是激起陣陣漣漪,很快便徹底消失不見。

李玄都還不死心,連連催動“南鬥二十八劍訣”,只見得劍氣縱橫無匹,要將這個鏡中世界攪得粉碎,可這些鏡子就算被劍氣劈開攪碎,也總能復原,就像井中之月、湖中之月,就算打碎了一輪月亮,待到漣漪平復,水波不興,月亮還是月亮。

李玄都如此出劍一炷香的時間之後,終於不得不停止出手,不再嘗試以蠻力脫困。

可就在李玄都停手的一瞬間,六個鏡像再次發生變化。

儒生李玄都立於高崖之上,面帶悲憤之色,在重重包圍之下,抱著一個孩子和玉璽,縱身躍入茫茫碧波之中。

道人李玄都面對滾滾雷劫,悍然硬抗,最終人力不敵天數,在最後一道雷劫之下,化作飛灰。

頭陀李玄都似乎是修為大損,被幾個看不清面容的仇家圍追堵截,雙拳不敵四手,最終被人家圍攻致死,與極天王之死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個帝王李玄都倒是沒有什麽變化,還是維持了穿心斷首的樣子,看來剛才的變化是提前變化。

已經飛升的李玄都卻是變為混沌一片,不見祥雲,不見天地,也不見李玄都。

最後一個身死的李玄都仍舊是結局最為淒慘,屍體被人帶走,被人以皂閣宗的秘法制成了類似於祁英那般的傀儡,生前不得好死,死後亦是不得安寧。

李玄都環顧四周上下,冷笑道:“好麽,高低是個死,左右是個死,反正是個死。”

到了此時,李玄都已經逐漸明白,這是個專門針對心境的陷阱,若是自己有所遲疑動搖,這些鏡像就會不斷放大自己的這些情緒,最終導致他心境崩潰,留在此地永世沉淪。

當然,這種陷阱應該是因人而異,對症下藥,李玄都這種心懷天下之人,就打擊其志向所求。若是遇到了至情至性之人,便設下情關,使其經歷生離死別。若是清凈無求之人,便設下種種誘惑,動搖其心志。

不得不說,此法甚是險惡,李玄都方才也的確差點被這些鏡像所惑,若是天數已定,無論如何努力,結局都不會改變,那麽所做的一切豈不是成了徒勞?那種巨大的絕望的確讓李玄都有了瞬間的失神,不過李玄都很快就回過神來,並非是宋政的手段不高明,而是正應了宋政的一句話,有些人就是天賦異稟,旁人終其一生難以做到的事情,有人就是可以輕易做到。

若論資質之高,李玄都不如澹台雲和李太一,若論心志之堅,不願盲從李道虛、張肅卿、司徒玄策的李玄都,要遠遠超出宋政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