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答(第2/2頁)

李玄都忽然說道:“弭戰銷兵,救萬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

李道虛笑了一下,“這就是你的回答?”

李玄都沒有說是也沒有說不是,只是道:“慚愧。”

李道虛道:“不可言而與之言,謂之失言;可與言而不與之言,謂之失人。紫府要想好了再回答才是。”

李玄都恭敬道:“是,多謝師父教誨。另外,我還有一個問題想要向師父請教。”

李道虛道:“但問無妨。”

李玄都道:“我是太平宗的宗主,我也是師父的弟子,又與大天師和‘天刀’有著理不清的關系,別人都覺得我是個中人,斡旋於幾大地仙之間,不知多少人羨慕我此時的位置,認為我風光無限,還有人覺得現在的我是古時說客,合縱連橫。可是劍有雙刃,傷人也可以傷己,我這個位置看著風光,可一旦幾方起了沖突,我就是首當其沖,想要置身事外都不可能,非要選擇一邊站隊不可,否則便裏外不是人。所以我想請教師父,如果師父您在我現在的這個位置上,您會怎麽做?”

李道虛停下了腳步,沒有想到李玄都會問出這樣一個問題,不過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所以他沒有拒絕,而是開始思考,把自己代入到李玄都的位置上。

李玄都也隨之停下腳步,等著李道虛的回答。

過了片刻,李道虛回答道:“如果我是你,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無非是隨機應變,不到最後一刻,絕不做出選擇。”

李玄都笑了,“可是師父要我現在就做出選擇。”

李道虛道:“因為我現在不在你這個位置上,我從來就不是一個將心比心的人。”

李玄都嘆息一聲,“果然,坐著的位置決定了腦子裏的想法。師父身在東海,當然要從東海看去。嶽父身在遼東,則要從遼東看去。同理,大天師要從江南看去。三個不同的方向,便會看到三個不同的天下。”

李道虛不再說話,負手眺望大海。微風細雨不沾衣,海面也談不上兇惡,只是灰蒙蒙的,籠罩了一層薄薄的雨霧。

李玄都斟酌了一下,繼續說道:“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師父應該明白興衰之理,如今看大魏的氣數,已是盡了,師父又何必握著帝京不放。”

李道虛收回視線,望向李玄都,“這就是你的回答?”

李玄都沒有否認,點頭道:“這是我的回答。”

李道虛微微一笑,似乎早有預料,道:“既然你有了答案,那我也把我的回答告訴你。”

李玄都臉色一肅,沉聲道:“師父請講。”

李道虛道:“我的回答就是,暫且拋開廟堂,不管帝京和遼東,我們只談道門。”

李玄都一怔,萬萬沒有想到李道虛竟是會提出這樣一個說法。

李玄都問道:“倒要請教師父,如何才是只談道門?”

李道虛徐徐說道:“道門一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是我、張靜修、秦清三個人議定了此事,底下的人就親如一家,就都是兄弟姐妹了,沒有這樣的事情。道門一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這一代人只是留下一個框架,就像破鏡重圓,鏡面上還是留有裂紋,如何消弭裂痕,就是下一代人的事情了。我姑且按照地域方位將我們三方分別稱之為東方道門、南方道門、北方道門,這三方道門之間必然存在許多分歧,尤其是對待世俗天下的態度上,北方道門和我東方道門,更是南轅北轍。馬車轉向尚且需要時間,更何況是人心和態度,可儒門又步步緊逼,沒有那麽多時間讓我們去慢慢收拾、整合人心,所以我提議暫且擱置這些爭議,只談道門一統,待到道門真正歸於一統之後,再慢慢磋商、改變。”

李玄都沉默了片刻,正要開口說話,卻被李道虛擡手止住,“你不必急著回答我,先好好想一想,也可以找別人商議討論,真正考慮好了之後,再來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