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願賭服輸

這一劍,是出乎意料之外的一劍,不僅僅正道眾人和邪道諸人沒有料到,便是李玄都自己也沒有料到。

自從地師開口招攬開始,李玄都就明白這是攻心之策,對於地師而言,無論李玄都答應與否,都不影響他要做的事情,有益無害。若是李玄都不答應,地師本也沒付出什麽,反而還能讓正道中人對李玄都心生間隙。若是李玄都一口答應下來,那正合了地師之意,憑白得了一個臂助,至於地師給出的種種許諾,有一個前提,這是地師的身後事,有句話叫做:“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李玄都想要執掌大權,必要等到地師離世,在這之前,仍舊是地師執掌大權。

正邪兩道,各自秉持一種理念,可無論是哪種理念,都是利弊皆有,在享受好處的時候也會遭受反噬,比如說正道中人受名聲之累,好處是可以受到儒家正統和普通世人的認可,壞處便是行為受限,不能肆意妄為。反之,邪道中人可以恣意行事,卻不受世俗正統所認可。

在這種關頭,李玄都不得不思考如何擺脫當下局面,畢竟身在正道之中,最是重視名聲。

這種名聲,並非那種君子小人的個人聲譽,對於江湖中人來說,這只是小節,正所謂小節有虧而大節不失,小節都是無關緊要之事。李玄都很小時候就知道一件事,江湖不是善地,誰拿道德君子的標準來套用江湖人,不是傻子就是瘋子,江湖中人哪個不是雙手鮮血,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婦孺小孩也不放過,哪怕是各大宗主登堂入室,也難逃此等窠臼。所以對於江湖人來說,這些不涉及根本利害的個人名聲,有則最好,沒有也不是什麽大事,所以李玄都才會說出“真小人做得,偽君子也做得”的話語。

對於江湖人而言,什麽是大節?自是正邪之辨,就算是平日裏名聲極佳的江湖名宿,牽涉到正邪之爭的根本利害,那便是正邪不分、是非混淆、誤入歧途、墮入魔道,任你平日裏如何義薄雲天、行俠仗義、交遊廣闊,到了這個時候也全不頂用了,因為位置站錯了。反之,就算平日裏男盜女娼、背信棄義,只要不涉及正邪之辨,站對了位置,也不會有人來找麻煩。

在正邪之爭中,遼東五宗是個特殊存在,雖然屬於邪道十宗,但也是被正道拉攏的對象,算是事實上的中立一方,所以李玄都與秦素在一起,沒有引起太大爭議,反而還有許多人持有樂見其成的態度。可如果把秦素換成宮官,那麽江湖上的風向就會截然不同,眾多正道名宿多半會如此評價李玄都:“紫府劍仙如此師承修為,豈無名門淑女為配?何必為了這個邪道妖女,以致壞了聲名,自毀前程?”“年輕人溺於美色,落入脂粉陷阱,難以自拔。”

身在江湖,便要守江湖的規矩,不守規矩的人,大多都死了。地師可以不守,可天底下又有幾個地師?更何況就算是地師,也不是全然不守規矩,只是偶有出格。

李玄都身為太平宗的宗主,不怕有人攻訐他的人品道德,卻忌憚被猜忌與邪道中人有所勾連,因為他不是大天師,大天師可以與邪道中人短暫合作,因為大天師的身份地位決定了他不可能背棄正道聯盟,就像一國之君不可能裏通敵國,可李玄都不行,他在正道聯盟中的身份類似於一方諸侯,雖是臣子,但也有足夠的實力左右搖擺。在這種情形下,李玄都想要繼續立足於正道之中,繼而推行自己的種種設想計劃,就必須擺脫這種境地。

大天師張靜修顯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兩人在短暫的視線交匯中,已是心知肚明,所以當李玄都表現異樣時,大天師便可大致猜到李玄都的用意,許多細節計劃不必付諸於口,兩人便可以做到心有靈犀。

不過李玄都也有疑慮,地師徐無鬼縱橫江湖多年,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從來都是地師算計別人,豈不會看不破他這點心思,所以他在出劍之前,哪怕有大天師配合,也認為只有五成可能。好在李玄都也沒奢求這一劍就能刺殺堂堂地師,更多還是想要借著這一劍洗刷自身清白,以示自己與地師劃清界限,甚至還能使自己在正道中的名聲更上一層樓。

所以當“人間世”刺穿了地師喉嚨時,李玄都不由生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來。

堂堂地師,就這麽被他一劍封喉了?

當事之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旁觀之人?

邪道中人難掩震驚,震驚中又透出幾分驚懼,而正道中人卻恰恰相反,在驚訝中透出的是狂喜。

在場中人都是久歷江湖之人,不會震驚半天,在李玄都出劍建功的極短時間之後,他們便開始回神,繼而開始斟酌利害。若是地師死在了此地,那麽江湖局勢立時就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其中得益最大的自然是準備討伐北邙山的正道各宗,而邪道中人群龍無首,必然成潰敗之勢,那麽眾人也不必再去與邪道中人拼命,可謂是不戰而勝。如此種種,焉能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