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地仙三災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李玄都又開始了一次閉關,鞏固自身境界,同時也是熟悉現在的境界。

因為天人境有太多奇妙手段,遠勝於歸真境,如果說長生境是地仙,地上仙人,距離天上仙人只剩下一步之遙,那麽天人境就是半仙,同時兼具人和仙的特質,所以才會被分為三個境界,象征著天人境的三種威能:逍遙,禦風而行,淩虛九霄;無量:溝通天地,氣機無量;造化: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數,諳萬物造化之功。

到了天人無量境之後,氣機鼎盛達到人力極致,最後的造化境已經不再追求體內氣機的多寡,而是體悟天道運轉的規律,比如潮漲潮落、日月交替、四季輪轉、生死枯榮,道祖將其稱之為“造化”,也就是天人境第三境的名稱由來,掌握其中規律之後,由此破開天人限制,由人化仙,成為長生不老的地仙。

只是對於天地而言,掌握天地規律,等同是竊取了天道權柄,長生不死,更是違背天道規律中的生死枯榮,不應存於人間,故而長生地仙得金丹大道之後,雖然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駐顏益壽,道高德隆,水火既濟,百病不生,但有三災劫難,乃非常之道:百年之後,天降雷災,須要見性明心,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再百年後,天降火災。此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百年道行苦修,俱為虛幻。再百年,又降風災。此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薰金朔風,亦不是花柳松竹風,喚做“赑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此等三災,便是地仙高人也不能盡數躲過,故而地仙不能常駐人間,必須謀求飛升之道,成為天上仙人,方能躲過三災。

正是因為這等原因,世上雖然有地仙高人,但很少有長存世間的長生不死之人,要麽是飛升證道,要麽是以假死、兵解避災,要麽就是在三災之下直接身死道消。這也是世間只有四位長生境高人的原因,其他前代之人,或是已經離世,或是已經身死,就算有苟延殘喘之人,也不敢在世間顯露半點痕跡,生怕引來劫難。

張靜修、李道虛、地師、澹台雲等人,雖然得長生不死,卻也是人間百年過客,不同的是,尋常人百年之後就此消散於天地之間,而他們卻能離開人間,去往不可言說描述的無邊玄妙造化開辟之界。佛家稱之為極樂世界,儒家稱之為天庭,道家稱之為三十三重天,此界如何,無人知曉,凡人入內,立化烏有,故而長生境高人對於飛升證道既有向往之意,也存畏懼之情,只能在人間匆匆百年之中,或爭名奪利,或造福蒼生,或縱情快意,或報仇雪恨,以求離世之前不留遺憾。

李玄都在很早之前,就從李道虛口中得知此等秘辛,只是當時他未曾踏足天人境,對此感觸不深,此時他終於踏足天人境,愈發感覺到天地之大,天道巍巍,對於師父當年的話語,也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

世人皆是癡迷長生不死,可如果變成一塊石頭,就算千萬年不死,那又有什麽意義,長生不死反而變成了一種煎熬。正因為如此,李玄都倒是有些理解諸位地仙的想法了,他們想要的長生不死,是存留於人間且維持現有狀態的長生不死,如果百年之後就要離開人間,那麽對於這個人間而言,他們與那些死去之人又有何異?所以他們雖然得長生,但也是凡人,許多長壽凡人,壽元不止百年,可這些長生境高人只有百年光陰而已,一個人在人間只有百年光陰,那麽他們會做什麽也就可想而知,在這一點上,他們與那些帝王將相並無不同。

當然,對於現在的李玄都來說,明白這些並無實質意義,因為他距離長生境還有很遠一段距離,他也不知道自己成為長生境之後會是什麽樣子,也許會心境大變,也許會不忘初心,現在去揣測這些不過是徒勞罷了。

至於李道虛為何會對當時只是歸真境的李玄都提及這些,原因也很簡單,如果李玄都沒有遇到張肅卿,那麽他就是李道虛最中意的傳人,也是李道虛和張海石互相妥協的結果,他會毫無疑問地成為清微宗的下一任宗主,作為一位未來的宗主,不僅僅要盡早接過部分權柄,為以後權力的順利過渡早做準備,而且對於許多秘辛也要做到心中有數。只是誰也沒想到,後續的發展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李玄都離開了清微宗,使得李道虛與張海石的矛盾又變得難以調和,就像一對夫妻,盡管已經矛盾重重,為了孩子,還是會選擇妥協退讓,可如果這個孩子死掉了,那麽這對夫妻也就沒有繼續忍耐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