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風雲變幻啊!(第2/3頁)

田盤去魯國就一個目標,說服魯國跟齊國一同瓜分掉山東的那些小國。

而在田盤出發之前,齊國實際上已經對杞國、牟國、鑄國和郕國進行了不宣而戰。在他抵達“曲阜”之前,鑄國和牟國已經滅亡,僅剩杞國和郕國還在抵抗。

目前已經是戰國初期,一再吃虧的各諸侯才不會像春秋時期沒有遭到宣戰就在家過安生日子。

魯國一開始就察覺到齊國在集結大軍,有派遣使者前往“臨淄”進行詢問,派出的使者還沒有返國,倒是從“臨淄”發出的田盤已經抵達“曲阜”了。

田盤直接說明來意,可算讓魯國君臣明白發生了什麽事。

那個時候,得知齊國不是要打自己的魯國君臣,他們應該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氣?

隨後魯國君臣對齊國要兼並小國的行為感到了雙重擔憂,第一層是齊國不講武德,魯國要是速度慢點就連湯水都要喝不上;第二層則是齊國不再遵守周禮,魯國君臣害怕齊國某天偷襲自己。

不管怎麽說,魯國還是加入到了兼並的盛宴,他們對鄅國早就垂涎三尺,並且有想法要對分裂的邾國動手。

田盤就對魯君稠講了大實話,道:“如今無霸主幹涉,若魯有意兼並三邾乃是最佳時機,錯過則不再有。”

邾國很早之前就分裂了,除了大邾、小邾之外還有一個婁國,期間婁國遭到大邾吞並,大邾又遭到齊國和魯國的共同威脅讓婁國復國。

現如今大邾的城邑最多,也是三邾之中最有希望完成“統一”的國家,就是一直沒有那個外部環境。

齊國很希望魯國能去攻打三邾,並且認定以魯軍的戰鬥力根本沒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成功吞並三邾。

到時候齊國已經解決完杞國、牟國、鑄國和郕國,完全可以趁著魯國的大軍陷在三邾戰場,爭取機會嘗試一波將魯國帶走。

而在齊國和魯國相繼有動作之後,立刻被荀國、曹國、宋國等國家發現。

當時收到情報的中行吳嚇出了一身冷汗,以為齊國和魯國帶頭變卦,要趁大批荀軍前往“原”與“溫”的交界處,想捅荀國的菊花。

齊國和魯國的軍事行動實際幹擾到了荀國的軍隊調動,一度讓正在向西的荀軍掉頭回轉。

後面中行吳確切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原定留下十萬大軍防備山東諸侯,變成只是留下五萬防著,其余大軍全部調往西面。

這個是齊國和魯國對周邊小國動手,使得中行吳判斷齊國和魯國短時間內無法威脅到荀國。

同時,中行吳派人前往漢國,要講的不是會獵的什麽事,禮貌地請示呂武,再去“長安”求見姬彪,告知齊國攻打杞國的消息。

姬彪的生母是杞君的女兒,目前她還健在。

荀國將杞國有可能滅亡的消息告訴姬彪,無論從哪一方面都無法幹擾到漢國跟荀國的會獵,純粹是中行吳想要表現出顧念舊情的一面。

對了,姬彪現在是漢國的關內侯,封地是他們一家子的祖墳所在地,也就是“絳”。

姬彪能夠那樣的待遇,一樣是呂武顧念舊情的一種表現。

在齊國和魯國相續有自己的動作之後,另一個局勢出現風雲變幻的地方在淮南。

得到漢國幫助的吳僚,他在設宴款待徐君衡的宴會上玩了一手刺殺,成功殺掉了徐君衡又控制徐國諸多大臣,用蓋上國璽的文書傳檄各方,表示徐君衡願意讓國,此後他們頭頂的國君不再是徐君衡,變成吳王僚啦。

歷史上徐國也是被吳國滅掉,只是時間提前了二十五年。這個歷史版本的徐國滅亡,實際上比原版歷史要好上太多了。原歷史上吳國很輕易就滅掉徐國,原因是徐軍在吳軍的兵鋒下著實是太過於不堪一擊。

吳僚再次稱王,使用刺殺手段謀奪了徐國,隨後盡起舊部對鐘吾國發動了偷襲,不到兩個月便兵臨鐘吾國的都城“司吾”之下,使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完成攻克,自此吳國在淮南復國成功。

由於吳王僚的手段太黑暗,又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滅亡徐國和鐘吾國的動作,以至於不但宋國得知後君臣一致滿臉懵逼,消息傳到楚國那邊也讓聽到消息的楚國權貴一個個目瞪口呆。

楚王圍得知消息邀請強力公族回到“郢”商議怎麽應對,可惜的是願意去“郢”的公族太少,導致楚國一時半會竟然無法對吳國的復國成功采取什麽行動。

在絕大多數楚人看來,吳王僚只是用齷蹉手段滅亡了兩個小國,他們也都知道徐人和鐘吾人的成色,認為只要吳王僚沒有率領大軍奪回故地,很難對楚國造成實際威脅。

那種看法之下,楚國權貴才不樂意冒著風險去“郢”,怕的就是楚王圍再次玩手段,像解決“一月國君”熊員那般送他們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