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寡人真的太難了

楚王圍想要有威望,途徑當然是出征獲勝,想要獲得更多的威望則是進行親征。

要不,楚國再北征試一試?

楚國來向漢國問計,想要呂武派出人手幫楚國進行變法,適合再跟漢國交戰嗎?

現在已經是戰國初期的階段,大多數人的思維則是依然留在春秋時期。熊圍能夠向呂武請求幫助,不等於出兵跟漢國交鋒會存在心理障礙。

說白了,其實就是春秋時期人們覺得一碼事歸一碼事的思維結構,才不會將所有事情混為一談,也就個人交情歸於個人交情,涉及到國家大事則是該怎麽就怎麽著。

呂武一開始對春秋人們的思想很不習慣,一度還覺得他們有精神分裂症,慢慢也就習慣了人們的思維層次,不再淺白地區分友情與背叛。

目前熊圍的處境並不好,甚至可以說異常糟糕。

偌大的楚國不說處在分崩離析的邊緣,君王與公族決裂,公族與非公族貴族大有玩自治,一個不慎楚國就要提前進入“封君政治”的歷史階段了。

這是弑君篡位的一些過程過於惡劣,熊圍不但殺了剛繼位的熊員,並且還將熊員的子嗣殺了個幹凈。

熊圍那麽幹是為了保證不遭到反撲,索性讓熊員一家子整整齊齊。

然而,楚國公族與貴族看到熊圍那麽狠辣,他們能不感到害怕嗎?怕肯定是怕得要死,認為熊圍連自己的近親都能下狠手,殺起他們來就更不會有什麽心理負擔,不跑還留下來等死啊!

公族與貴族一跑,熊圍幾乎成了光杆君王。

沒有了臣民的君王,他還是君王嗎?一定會變成了只有君王名份的孤家寡人。

若是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君王也就得了一個眾叛親離的下場,估計是離“被”薨逝不遠了。

說起來,楚國離奇死亡的國君可不少,國君之位從羋姓的這家換那家一度成為一種常態,只是從來沒有誰像熊圍那麽狠,一下子讓被害者一家子整整齊齊入了土。

“漢王所言,需對外征戰獲取威望?此寡人知也,需知漢王是否有意助我變法。”熊圍問道。

現在是公元前538年的春季下旬。

公子罷敵在漢國待了將近四個月,前一個月就是正常出使,後面有一個月在向呂武討教變法事宜,剩下的兩個月則是遊歷漢國各郡縣了。

沒錯,漢國已經置郡,縣這個行政單位則是早就有了。

郡就是由數個縣組成的行政單位,漢國算是首創。

只是吧,漢國雖然置郡縣了,一些分封卻是依舊存在,算是一個郡縣制與分封制共存的國家。

簡單的解讀,郡縣算是中央直屬,它們其實原先就屬於漢氏子姓的“產業”,改革之下變成了國有;一些公族和貴族享有封地,他們擁有城邑的所有收益權,執法權則是被收歸於國有。

要知道一點,依照周王室的“宗法”來論,講究的是臣下之臣非君之臣,連帶一國之君也不能對貴族封邑隨意指手畫腳,抓捕和頒布法令什麽的權力也是沒有。

那麽,史書上記載一國之君頒布法令,到底是頒布給誰看,又是在什麽範圍執行呢?其實就是在國君直屬的“縣”以及願意執行的公族封邑,外姓貴族並不被包括在內。

另外,當時只有城邑以及周邊的村落算是領地範圍,其余都算是無主之地,也就是說國君的“恩情”無法澤被蒼生。

所以了,僅僅是收回全國的執法權而言,也就讓漢國疆域範圍內執行同一套律法,將所有人給包括了進去,算是呂武邁了一小步,讓諸夏前進了一大步。

這種事情一圈看下來,無疑問只有呂武能夠做到,其余國家的一國之君根本沒有呂武的資本,想效仿就等著舉國皆反吧。

呂武有什麽資本?威望什麽的太虛,光有威望其實也就那麽一回事。最為主要的是呂武不但有威望,還有一二十萬為之效命的大軍。

君王有威望以及兼具了對暴力機器的掌控,漢國的貴族不從心又能怎麽樣?

公子罷敵親眼見證了呂武對漢國在執法權上的收回,用非常佩服的表情和文字講述給了熊圍聽。

熊圍現在是一國君王,想法肯定跟其余階層不一樣,極度羨慕之下脫口而出,道:“漢王乃當世奇人,為萬世不朽偉人也!”

作為一國之君,誰不想像呂武那樣?口含天憲是多少一國之君的追求,能夠對全國作威作福必定更爽。

不出意外的話,君位跟公子罷敵不會有什麽關系,坐上楚國王位的人會是公子祿。

只是不要忘記公子罷敵有一位好父親,而這位父親用實際行動好好地給公子罷敵上了一課。

“漢王雖無明言,如我攻範,漢必出兵相抗;如我攻宋,亦然;父王,臣以為現今不可與漢敵,靜待漢行‘四晉歸一’再行作梗;如我出兵,或可征戰鐘離、徐、鐘吾之國。”公子罷敵當然希望楚國對外用兵,作為公子就能領兵建功立業啦。